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6招,让学科教育回家课件.doc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6招,让学科教育回家课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6招,让学科教育“回家” 崔允漷 原文首发于《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19年第2期(合) 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六招”。 一 建立学科素养目标体系,明确“家在何处” 举个例子,物理教师,一般来说是大学物理系毕业的,而从物理系毕业,只能说明是个“学物理的人”。 “物理教师”跟“学物理的人”有什么区别?学物理的人只需知道物理学知识,而物理教师需要知道物理学科素养目标体系,即物理育人目标体系。 该体系超越了学科内容知识,它包含三层:第一层是教育目的,第二层是学科课程标准,第三层就是学期、单元、课时层面的教学目标。 这三层目标需要具有一致性,即目标体系是教育目的(想得到)、学科目标(看得到)、教学目标(做得到)的统一。 怎么建立学科素养目标体系?关键技术是学会分解课程标准和叙写目标。 叙写目标,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内容,将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 譬如,某教师要教“勾股定理”,首先必须要清楚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勾股定理有这样一句话:探索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接下来把这句话转化为课堂学习目标,分解成三到五条,用三维的方式写出来,并确保至少三分之二的学生可以达成这些目标。 二 把深度学习设计出来,让真实学习真正发生 “深度学习”有多种定义,其中有四个关键点: 一是高认知,高认知的起点就是理解; 二是高投入,即全神贯注; 三是真实任务、真实情境的介入; 四是反思。 怎样把深度学习设计出来? 教学设计的产品即教学方案,应该是教师开给学生的学习“处方”,让学生明白去哪里、怎么去、怎么知道已经到那里了,而不是告诉别人“我自己”要做什么。 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会什么、有没有学会、怎么学会。因此,教学变革首先要变革教学设计。 当下的教案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 目标写学生去哪儿; 重难点是20世纪写教学目的、任务时常写的,而新课程要求写目标了,就不需要写重难点了,因为目标就是回答如何解决重难点问题的; 教学过程主要回答教师自己做什么,主语全是教师,如导入、创设情境、讲授新知识、布置作业,等等。 教学变革要从教案开始,教案不变,课堂就不会变!教案变革的方向是把深度学习设计出来,让真实学习真正发生。 三 采用大单元备课,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 什么叫单元?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就是一种课程,或者说微课程。 譬如语文教材中的一个单元主题下的四篇课文,如果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方案,没有学习任务的驱动,就只是内容单位,不是我讲的单元概念。 从知识点到单元,标志着教师备课的站位提升了,而什么样的站位决定什么样的眼界和格局。 以知识点为站位,看到的目标只是了解、理解、记忆;以单元为站位,看到的目标才是学科育人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因此,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必须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站位。 大单元设计时,主要涉及下列四个问题: 一是如何依据学科核心素养(即课程标准)、教材、课时、学情与资源等,确定一个学期的单元名称与数量,以及每个单元的课时数? 二是如何分课时设计一个单元的完整的学习方案? 三是如何在一个单元学习中介入真实情境或任务? 四是如何设计反思支架以引领或支持学生反思? 以大单元设计的教案(新的学习方案)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包含六个要素: 一是单元名称与课时,即为何、要花几课时学习此单元? 二是单元目标,即期望学会什么? 三是评价任务,即何以知道已经学会了? 四是学习过程,即需要经历怎样的学习? 五是作业与检测,即真的学会了吗? 六是学后反思,即需要通过怎样的反思来管理自己的学习? 从某种程度上讲,素养不是直接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但如何让学生正确地悟或反思,这是需要教师设计的。 四 “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是教科书上呈现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在课堂上呈现的与具体目标相匹配的内容。 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位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准备上一节朗读课,写了一条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问这位老师为什么这样写目标,她说课标就是这样写的。可是,再往下看课标,第二学段一直到第四学段,都写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如果一堂课就把这个目标实现了,那么就朗读而言,以后的语文教师就没事可做了。 我请这位老师再想想:“这一堂课主要解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什么问题?你的重点是什么?” 她想了一想说,二年级朗读的重点应该是“正确朗读”。我说“正确朗读”又意味着什么呢,怎样把“正确朗读”表达清楚?她说那应该是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之类的。 我说这就对啦,如果你的目标写成“读准什么字或哪几个字的字音;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能够不添字、不漏字……”等,我们就知道你今天想教什么,即有了教学内容。如果你把目标写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