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述论清代甘孜藏区的
设治特点及演变状况
秦和平
[摘要]清代ꎬ中央政府视甘孜藏区为“内属区域”ꎬ采取内地民族地区的管理方式ꎬ“流”(官)主“土”(司)从而
实施统治ꎮ 雍正初年ꎬ清政府划分川、滇、藏三地界线后ꎬ设立雅州府打箭炉厅ꎬ驻扎军队ꎬ派遣官员及将领ꎬ封
土司委土目ꎬ施以管理ꎮ 稍后ꎬ清政府设立三处粮台ꎬ粮务委员监控地方ꎬ加强统治ꎮ 清末ꎬ清政府改土归流ꎬ废
土司建官府ꎬ改造基层ꎬ拟建西康省ꎬ彻底“内地化”ꎮ 清政府在甘孜藏区的设治特点及演变状况说明所谓“大
藏区”是不存在的ꎬ中央政府依据藏区实际、沿袭传统ꎬ因俗而治ꎬ分区管理ꎮ
[关键词]清代ꎻ甘孜藏区ꎻ内属区域ꎻ设治特点ꎻ改土归流
中图分类号:K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17)02—0225—09
作者简介:秦和平ꎬ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教授ꎮ 四川 成都 610041
甘孜地区俗称康区ꎬ是四川藏族的主要聚居 “营官”)来到甘孜地区ꎬ实施管理ꎮ 因此缘故ꎬ今
地之一ꎮ 17世纪末ꎬ清政府控制四川、西藏及云南 甘孜藏区一些地方残有“营官”等地名ꎬ反映了这
藏族地区后ꎬ随即划分川、藏、滇三地界线ꎬ明确不 段特殊的历史ꎮ
同的统治体制ꎬ甘孜藏区归属内地ꎬ采取“流” 借助封土司委土头的方式ꎬ清政府建构新型
(官)主“土”(司)从的管理方式ꎬ设立雅州府打箭 的管理体系ꎬ控制了泸定、丹巴等地ꎮ 如何规复打
炉厅及理塘、巴塘等处粮台ꎬ驻扎阜和协及泰宁营 箭炉(今康定)及折多山以西广大藏区的管辖权?
等ꎬ封土司委土目ꎬ进行有效管理ꎮ 成为清政府必须解决的问题ꎮ
20世纪初ꎬ清政府采取措施ꎬ彻底废除土司制 康熙三十五年九月(1696 年 10 月)ꎬ四川巡
度ꎬ建设各级政权ꎬ改造底层社会ꎬ直接管理ꎬ筹建 抚于养志奏报“臣遵旨会同乌斯藏喇嘛营官ꎬ查勘
西康省ꎬ彻底完成了内地化ꎮ 打箭炉地界ꎬ自明季至今ꎬ原系内土司所辖之地ꎬ
一、驱赶营官ꎬ收回治权 宜入版图ꎮ 但番人藉茶营生ꎬ居处年久ꎬ且达赖喇
嘛曾经启奏ꎬ皇恩准行ꎬ应仍使贸易”[1](P.40)① ꎮ 于
顺治末年ꎬ清军进入四川ꎬ消灭张献忠等农民
军ꎬ实现了基本控制ꎮ 折多山以东地区部分土司 是ꎬ他奏请皇帝ꎬ建议允许贸易ꎬ但必须收回治权ꎬ
土头闻讯ꎬ先后派人向清政府表示臣服ꎮ 康熙五 施行管理ꎮ 理藩院官员研究其奏折后ꎬ认为“番人
年(1666年)ꎬ前朝明正土司丹忠札克巴率头目亲 之事ꎬ应行文达赖喇嘛ꎬ使晓谕营官遵行管理ꎻ关
自投诚ꎬ愿意接受清政府的统治ꎮ 周围土头也纷 系土司之事ꎬ著土司管理ꎬ勿至生事ꎮ 至打箭炉四
纷仿效ꎬ输诚纳贡ꎬ愿意臣属ꎮ 清政府肯定了明正 交界之地ꎬ该抚细查报部ꎬ编入一统志”[1](P.40)ꎮ
土司等土司土头的归顺之举ꎬ根据其力量大小及 该意见提出分类管理的构想ꎬ要求四川官府派人
管辖范围ꎬ按等封授ꎬ颁给印信及号纸ꎬ代政府管 调查打箭炉及以西地方的情况ꎬ绘制详图ꎬ贴文注
理地方ꎬ维护治安ꎬ实现稳定ꎮ 释ꎬ报部编入疆域图ꎬ宣示清政府的管理范围ꎻ饬
当时ꎬ折多山以西地区基本上被青海蒙古和 令西藏地方归还该片区域ꎬ清政府施以统治ꎮ 要
硕特部落控制ꎬ和硕特部固始汗与西藏地方关系 说明的是ꎬ文中“番人”指到打箭炉等地贸易的西
密切ꎬ信仰喇嘛教(格鲁派)ꎬ便将甘孜藏区ꎬ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