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卷尺量距 视距测量 1.视距测量的施测 (1)如教材图4-11所示,在A点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i,在B点竖立视距尺。 (2)盘左(或盘右)位置,转动照准部瞄准B点视距尺,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算出尺间隔l。 (3)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并计算垂直角α。 (4)根据尺间隔l、垂直角α、仪器高i及中丝读数v,计算水平距离D和高差h。 2.视距测量的记录与计算 *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丈量工具 ⒈钢尺 规格:尺宽10~15mm,长度有20m、30m、50m等。 分划:基本分划为厘米,每厘米及每分米处有注字,全长都刻有毫米分划。 分类:①刻线尺,②端点尺。(按尺的零点刻划位置) 丈量工具 2.皮尺 规格:用麻线或加入金属丝织成的带状尺,长度有20m、30m、 50m等。 分划:基本分划为厘米,每十厘米及整米处刻有注字。 分类:按尺的零点刻划位置,一般都为端点尺。 3.花杆、测钎和垂球 花杆又称标杆,用来标点和定线。 测钎,用粗铁丝做成,用来标定尺段 端点位置和计算尺段数。 垂球,用来对点、标点和投点。 直线定线 将所量尺段标定在待测二点间一条直线上的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⑴目视定线——一般量距用目视定线。 (2)经纬仪定线——精密量距应用经纬仪定线。 距离丈量 ⑴平坦地区量距——量距精度不高时可采用整尺法量距,直接将钢尺沿地面丈量,不用加温度改正和用弹簧秤标定施加拉力。 D=nl+Δl ⑵倾斜地面距离丈量——视地形情况可用水平量距法(a图)或倾斜量距法(b图)。 一、地形分类 距离丈量 二、丈量实施 距离丈量 三、计算方法及技术要求 为了提高精度,一般采用往返丈量。 量距精度以相对误差表示,通常化为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 两点间水平距离为: 平坦地区钢尺量距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2000;在困难地区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1000。 钢尺量距的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影响钢尺量距精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定线误差、尺长误差、温度测定误差、钢尺倾斜误差、拉力不均误差、钢尺对准误差、读数误差等。现择其主要者讨论如下。 (1)尺长误差 钢尺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之差产生的尺长误差对量距的影响,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的。在高精度量距时应加尺长改正,并要求钢尺检定误差1mm。 (2)温度误差 钢尺的长度随温度而变化,当丈量时温度和标准温度不一致时,将产生温度误差。一般量距时,当温度变化小于10℃时,可以不加改正,但精密量距时,必须加温度改正。所以量距宜在阴天进行,最好用半导体温度计测量钢尺的自身温度。 (3)定线误差 在量距时由于钢尺没有准确地安放在待量距的直线方向上,所量的是折线而不是直线,造成量距结果偏大,如图4-4所示。 钢尺量距的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一般丈量时,要求花杆定线偏差不大于0.1m,仪器定线偏差不大于5~7cm。 钢尺量距的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4)尺子倾斜和垂曲误差 钢尺量距时若钢尺不水平,或钢尺测量距离时两端高差测定有误差,对测量会产生误差,使距离测量值偏大。因此,丈量时,必须注意尺子水平,整尺段悬空时,中间应有人托一下尺子。在精密量距时,可用普通水准仪测定高差即可。 (5)拉力不均误差 在一般丈量中,只要保持拉力均匀即可,而在精密量距时应使用弹簧秤控制拉力,使钢尺在丈量时所受拉力与检定时拉力相同。 (6)钢尺对准及读数误差 在量距时,由于钢尺对点误差、测钎安置误差及读数误差都会使量距产生误差。这些误差是偶然误差,所以量距时,应仔细认真。并采用多次丈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以提高量距精度。此外,钢尺基本分划为1mm,一般读数也到毫米,若不仔细会产生较大误差,所以测量时要认真仔细。 视距测量 视距测量是利用望远镜内的视距装置配合视距尺,根据几何光学和三角测量原理,同时测定距离和高差的方法。最简单的视距装置是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水准仪)的望远镜十字丝分划板上刻制上、下对称的两条短线,称视距丝。如图4-5。视距测量中的视距尺可用普通水准尺,也可用专用视距尺。 视距测量精度一般为1/200~1/300,精密视距测量可达1/2000。由于视距测量用一台经纬仪即可同时完成两点间平距和高差的测量,操作简便,所以当地形起伏较大时,常用于碎部测量和图根的加密。 视距测量原理 1.视线水平时 视距尺 焦距 物镜 调焦透镜 焦距 待测距离D为: 从凸透镜L1成像原理可得: 视距测量原理 1.视线水平时 D=D′+f1+δ D=Kl+c 令f1/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唐代文学)第九章 中唐古文运动.ppt
- 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唐代文学)第六章 杜甫.ppt
- 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唐代文学)第七章 中晚唐社会概貌.ppt
- 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唐代文学)第三章 山水田园诗人.ppt
- 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唐代文学)第十一章 唐传 奇.ppt
- 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唐代文学)第十章 “小李杜”.ppt
- 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唐代文学)第四章 边塞诗人.ppt
- 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唐代文学)第五章 李白.ppt
- 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唐代文学)第一章 唐代文学概说.ppt
- 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二章 晋代文学.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