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第一單元 多采多姿的全球景觀
一、全球主要的地形
(一)全球水陸分布
1、分布比例:海洋佔地球表面2/3,陸塊佔1/3。
2、三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大西洋,以太平洋的面積最大。
3、五大陸:面積大的陸塊稱為大陸。包含歐亞大陸、非洲大陸、美洲大陸、南極大陸、澳洲大陸。
4、七大洲:包含歐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及南極洲。
(二)全球地形的形成原因
1、大陸漂移:地球表面由許多板塊拼合而成,它們並非靜止而是不斷移動。在板塊交接處:
(1)因碰撞、擠壓形成高山、高原。
(2)因碰撞、張裂形成許多裂縫,岩漿由裂縫噴出形成火山且多地震。
(3)以上屬於地球內部的力量,稱為內營力,構成了地形骨架。
2、河流、冰河、風力等地球外部的力量,稱為外營力,再雕塑大地,形成各式各樣的地形,如丘陵與平原。
3、氣候影響地形演化
(1)兩極或高山、高原:因溫度較低有冰河地形。
(2)極度乾燥的地方:形成沙漠風貌。
(3)熱帶海洋:因適合珊瑚生長,形成珊瑚礁地形。
二、全球主要氣候的型態與分布
前言:氣候的變化主要受緯度、地形、洋流及距海遠近等因素影響,全球氣候依緯度可分為熱帶、溫帶及寒帶。
(一)熱帶氣候區
1、熱帶雨林氣候
(1)定義:位於赤道附近,因太陽終年接近直射,全年高溫多雨,形成茂密的森林,樹木高大,稱為雨林。
(2)特色:林中藤蔓攀延,物種豐富,是重要的動、植物基因庫。
(3)維生方式:傳統上以採集、游耕為生。
2、熱帶莽原氣候
(1)定義:雨林氣候的兩旁,雨量較少且降雨集中夏季,因乾季較長,導致無法產生叢林,植被以高草原為主,稱為莽原。
(2)特色:斑馬、獅子、羚羊等是草原上常見的動物。
3、副熱帶氣候:回歸線附近
(1)熱帶沙漠或草原氣候:部分地區因受副熱帶高氣壓籠罩,降水稀少,形成草原或沙漠景觀。人口密度較低,居民主要以游牧為生。
(2)副熱帶溼潤氣候:部分地區受季風和信風的影響,雨量較多,形成溼潤氣候。
(二)溫帶氣候區
1、溫帶海洋性氣候
(1)定義:溫帶氣候區終年西風吹拂,有暖流經過的大陸西側,沿海地區降水較多,四季有雨,溫差較內陸小,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2)特色:因氣候宜人,農業發達,往往成為世界重要的農業生產地帶,提供世界大多數人的糧食。
2、地中海型氣候
(1)分布:緯度30°至40°之間的大陸西岸。
(2)特色:夏季受到副熱帶高氣壓籠罩,氣流下沉,不易降水,是為乾季。冬季迎西風,帶來水氣,是主要的雨季。
(3)命名:這種氣候主要分布於地中海地區,
3、溫帶大陸性氣候:距海愈遠,雨量愈少且集中夏季,溫差較大。
4、溫帶草原或沙漠氣候:內陸地區因山地阻隔,降水更少,形成草原或寸草不生的沙漠,溫差更大。
5、副極地氣候:溫帶地區中的較高緯處一直延伸至寒帶,則分布著寒帶針葉林,在北半球大致以最暖月10℃等溫線為最北界。
(三)寒帶氣候區
1、植被:寒帶氣候區全年低溫,極區終日冰雪覆蓋,在冰原邊緣則以苔原為主要的植被景觀。包含冰原氣候和苔原氣候。
2、住民:此區人煙稀少,居民多以漁獵為生。
(四)四季景觀的差異:依緯度高低不同
1、熱帶地區:因太陽終年直射,四季皆夏,四季的晝夜長短差異不大。
2、溫帶地區:因太陽全年照射角度不同,四季景觀明顯,季節的晝夜長短不一。緯度較高的地區在夏季時,太陽直到晚間9、10點才落下,因此區域內各國紛紛實施日光節約時間。冬季時,黑夜則相對較長。
3、寒帶地區:四季溫度相對較低,夏季時,一天中幾乎全為白天,冬季時,一天中幾乎全為黑夜。
三、人與地的關係
(一)地形及氣候影響人口分布
?1、人煙稀少區:自然環境比較惡劣。
?2、人口稠密區:主要分布在溫和溼潤的平原、沿海地區,以及乾燥氣候區中的沿河谷地。
(二)地形與氣候影響人們的食、衣、住、行
?1、食:以農作物的分布來說,稻米多生長在較溫暖多雨的地區,小麥多分布在雨量較少的地區,茶樹多分布在溫溼多霧的坡地。
?2、衣
(1)熱帶地區:因四時皆夏,有的居民穿著質料輕薄的服裝以消散熱氣,有的居民包得密不通風,以遮蔽炎炎日晒。
(2)緯度或高度高的地區:須穿著厚衣以保暖。
?3、住:建築形式方面
? (1)干欄式建築:高溫多雨、潮溼的地區,以便防潮、通風。
? (2)平頂式建築:降水少的乾燥地區。
? (3)尖塔狀屋頂:降雪充沛的地區,在於防止大量積雪壓垮房屋。
(三)人類會因地制宜,改善生存的環境
1、地形或氣候類似,自然或人文景觀還會因各地文化的影響而有所不同。
?2、許多作物經不同的傳播方式,擴散至世界各地,但由於氣候、經濟及文化等情況的差異,各地接受的程度相同。
3、文化、宗教信仰等也會造成相異的建築特色
(1)宗教:伊斯蘭教的清真寺的圓頂。
(2)就地取材:北極附近的居民利用冰雪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