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参考书 教材:《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周群英 王士芬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第三版。 研究的内容包括: ●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 环境工程中的微生物原理 ● 自然环境物质循环与转化 ● 水体和土壤的自净作用 ● 污染水体治理、污染土壤的修复等环境工程净化 微生物学基础: 研究微生物的“衣食住行” 衣——什么是微生物,长什么样?(形态、结构) 食——能吃、爱吃什么、如何消化?(营养、代谢或称生理) 住——喜欢住在哪?为什么?(环境影响或称生态) 行——能有何种行为、作为?是敌是友?如何监测、控制或使用呢?(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保护和修复(偏重于水环境保护) ●有益微生物培养与利用; 包括:水处理中的各种微生物的高效、密集培养、 强化生物去污。充分利用有益微生物资源为人类造福。 ●有害微生物(病原性、腐蚀性)的监控与防治,防止、控制和消除微生物的有害活动,化害为利。 第一节 环境面临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与微生物 过去我们常理解为“沙漠不断扩大,把沙漠里的沙子扩散到越来越广的肥沃土地上”,这是不准确的。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定义是“包括气候和人类活动在內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也就是由于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漬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都称为荒漠化。 环境问题的根源何在? 人祸,观念的错误 “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与环境的极端对立 如何解决环境问题? 治本—纠正错误观念—走可持续发展战略 2可持续发展策略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夫人与87年,发表长篇报告“我们的未来”,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人类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机后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1992年 在里约热内卢签署了两个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 “可持续发展”被人接受---思想革命。 “有福共享,顾忌后代” (从“竭泽而渔”现状的回头!) 可持续发展: 封山育林、定期休牧、休渔、动植物保护、可降解塑料、无磷洗衣粉、不含氟制冷剂、无铅汽油、垃圾分类回收、达标排放与总量控制等等; 由谁来完成?——包括在座的各位同学 环保理论研究、环保监测、环保执法、污染物治理 第三节 微生物概述 微 肉眼看不见; 通常指直径小于0.1mm的生物。 微生物的概念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注意! “微生物”不是分类学的概念,而是归类名词,它包括分类学上的多个类群,其归类标准就是生物体积的大小,结构的简单,肉眼看不见。 (二)细菌的分类系统 目前有三个比较全面的分类系统: 苏联克拉西尼科夫所著《细菌放线菌鉴定》--1949。 法国普雷沃所著《细菌分类学》-----1961。 美国细菌学家学会所属伯杰氏鉴定手册董事会组织各国学者编写的《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1927、57、74、94。 分类目的:把各种微生物按照它们的亲缘关系,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分群归类,排成系统,以便于人们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交流。 主要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变种、亚种、型、菌株(品系)。 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微生物的种是显示高度相似性,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其它种有明显差异的一群菌株的总称。 种以上的分类单元之间,必要时可设中间类群,如亚门或超纲等。 种以下还可再分为亚种、型、菌株(品系)等。 一、微生物的分类 (一)分类方法 *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冯立顺 副教授 fenglishun@126.com 参考资料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陈剑虹主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微生物学》,黄秀梨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 《环境和资源微生物学》/沈德中主编。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9。 《微生物学》/(美)I·E·阿 喀莫著 林稚兰等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 《环境微生物学》/周凤霞 白京生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第一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