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天使的语言写作.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用天使的语言写作 ——由刘明霞几篇散文说起 文 / 李建毅 我们翻开每一本优秀的散文集, 都可以用很多优美的词语形容:如优美、空灵、飘逸或者是抒情。趋于政治化,抑或是闲适小文等等。一言蔽之,散文都与优美有关。如果单从散 文的特点, 特别是对优秀散文来说, 我想说一定是对的。 由于地域机缘,我也经常有机会读到刘明霞老师的散文。 她的散文就仿佛是天使的语言, 人间一尘不染的空灵使者。 她的散文特点在于: 一是善于捕捉瞬间的感觉。二是总能在你的不经意中悄悄地抒情,天然琢成。三是让你几乎看不出她的刻意布局,信手拈来。四是她的语言在清新中透出空灵、清幽。 一是她的散文特别善于捕捉瞬间的感觉,描写得惟妙惟肖。 如散文《天幕下的舞蹈》 ①说,“上班下班从树下走过,不经意间, ‘啪——’的一声,一朵鲜艳艳的木棉花就会砸在 你的脑袋上、脖子里或脚边” ,这里既是一种人与掉下来的木棉花的一种 “偶遇”,也是一种 瞬间的感觉。 平时大约在岭南的人们都会经历过, 但因为不是作家, 或者说不是一个优秀的 作家,便只好与这一感觉失之交臂。由于作者善于捕捉住这一瞬间的感觉,文章就写活了。 再如《西湖边, 一个男人为一个女人拉琴》②中写到“湖中鸟岛上栖息着的鸟不时在夜色中穿行翻飞,分不清是白鹭、苍鹭、池鹭、夜鹭,还是鸬鹚?”大约我们去过西湖的人或 多或少都会遇到过湖鸟翻飞的情景, 可是经过作者抓住这一瞬间的景色来写, 马上就会让我 读者重临其境的感觉。 其次是她的散文总能在你不经意中悄悄地抒情,天然琢成。 如作者的《三人在芒果树 下傻笑》,③文中读者是无法看出作者是要抒情的,且看我们读完她的这一段话: ??想起寒山与拾得的对话,寒山问曰: “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我该如何处之乎?”拾得答曰, “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高僧之间的玄妙对谈,可是一般凡夫俗子,凡妇熟女所能领受? 那就让我们一起装装把。 整段文字没有刻意要抒情, 看似没有表现作者的感情意图, 但读完后, 其面对世俗流语 的蔑视程度却是很强烈的。 再如《在槟城的混搭中切换》④写的“槟城浪漫温馨的背后,有的是厚重和深沉:您看 那老街小巷的观音庙, 那延绵不断的香火 ; 您看那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祖宗祠堂 ; 您看 那拥有悠久历史的海珠屿与大伯公庙; 您看那一间间茁壮生长着的华文学校 ; 您看那槟华堂 擎起的旗帜‘千载文化,百年传承’??”整段文字也是丝毫看不出作者是要直抒胸臆的, 当我们读完,却无法否认作者是在抒发对传统文传承的感叹和热爱。 第三,她的散文,让你几乎看不出她的刻意布局,信手拈来。 如《天幕下的舞蹈》由 单位前的一棵硕大木棉树说起,然后由木棉树联想外形联想到木棉树的境界,再写到晴空、 木棉树的“思想”等等。这种写法,完全看不出她的刻意布局,仿佛信手拈来。 再如她的《在槟城的混搭中切换》由“蕉风椰雨下的中西混合” 、“娘惹的珠绣鞋” 、“煎 蕊、手抓蕉叶饭与水晶果” 、“三轮车与壁画” 、“中秋节之夜” “千载文化,百年传承”等几 个章节构成,可以说,每个章节都天然浑成,形成了散文的“形散神不散” 。 四是她的语言在清新中透出空灵、清幽。 如《天幕下的舞蹈》写到“把蓝天作背景、 白云当道具,你的舞姿梳理着时间和音乐。木棉,你实在是一个高洁而空灵的舞者啊。 ”这里用整体的比喻手法写 “背景”,再用拟人化的语言把木棉写成用 “舞姿梳理着时间和音乐” 。整个语汇显示着木棉的空灵、清幽。 《西湖边,一个男人为一个女人拉琴》中的一段: “在密密的竹林边,男人面对湖水拉琴,弓在弦上滑动,音符优美如溪水般流出来。女人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低低柔柔地和唱, 看样子,像一对中年夫妇。音符跌落在湖水中,再通过湖水传出来,真是情隐隐,水迢迢, 美得有点令人神伤。 ” 这一段把音乐的听觉化成视觉的 “溪水”,把无形的 “音符” 化为有形的心目中 “石子” 或者别的,以至于“跌落在湖水中” 。美,本身是视觉上的东西,可是作者却把它写到七情 六欲“喜怒哀乐悲恐伤”中的“伤”中,这不仅是诗歌语言中的通感写法,把人的感官感觉 “混搭”,而且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化腐朽为神奇。 在如散文《邻水而居》 :⑤“湿漉漉的清晨,从酣然中醒来。青色的潮润随着开启的窗 户漫过床头。从西枝江飘来的那薄而透的气息,如鹅毛般拂着鼻尖。站在阳台上伸个懒腰, 就看见不远处阳光爽爽地散落在西枝江的江面,如打碎一江的金银。 ”这里一开头就把清晨 定位为皮肤上,也就是触觉上的感觉“湿漉漉” ,本无色的“潮润”定义为“青色的” ,无形 的“气息”变为有形的“薄而透” ,阳光本无感官上的重量,作者却赋予了其“散落在西枝 江的江面”,“流水”变金银,不仅是一种暗喻,更

文档评论(0)

bc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