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转改心得体会(共8篇)
“走转改”让新闻作品更加被群众喜闻乐见 为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初步研究这项活动之后,我有了以下体会。 走基层:走到最基层 新闻工作者走基层一定要一走到底,走到最基层。哪里才是最基层?我认为人民群众生活和生产就是最基层。只有走进这个“最基层”才能明白百姓所求,才能知道百姓冷暖爱憎,才能懂得百姓苦乐哀愁。有人说:“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你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只有这样做,党员干部才是真正的人民公仆,才能在新闻战线上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才能在新闻写作上真正反映民情民意。”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 自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人民网在新闻写作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记者们也有了很深刻的体会。人民网社区部编辑说,通过下基层,我们深刻体会到新闻报道要和受访者交心,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出受访者的意愿,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事实真相。新闻报道也只有走进基层,掌握更多事实,才能确实提高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英文部记者张茜说,走基层不仅仅是一中形式,只有真正脚踩在土地上,心里才能踏实,也只有拥有了心灵的共鸣,才能更好地做人民的记者。实践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我们真正的导师。 总之,只有走到最基层,拥有心灵的共鸣,才能更好地做人民的记者。转作风:要真正“俯下身” 只有真正俯下身,深入到基层,新闻工作者才能更好地了解群众。有了对群众的深切体认,才能更好地转变作风,以敏锐的眼光发现新闻主题,以深厚的积淀丰富新闻内容,以真切的感受谱写新闻篇章。不可否认,一些新闻作品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得到受众的认可,就是因为他们反映了人民群众自己的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自己的感情,传递了人民群众自己的呼声。 “勿忘人民”四字语重千钧。这是新闻工作者杰出代表穆青生前最喜欢,最常写的几个字。穆青一生六访兰考、七下扶沟、九进辉县、四访宁陵、西上红旗渠??借由他的笔,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走进了几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他曾饱含深情地说:“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我的目光和笔触时刻地不能离开人民”,“只有生活在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 改文风:抓到点子上 改文风必须抓到点子上。何为抓到“点子”,我认为就是要深入基层,在实际中感受生活,在生动的实践中形成思想,在现实问题中凝练语言和文字,用群众的语言表达思想,写出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 自活动开展以来,央视的《新闻联播》栏目也改变了不少,其内容不再是只有大事的报道,而是在细微处有了些许“调皮”,增添了老百姓也爱看的小事趣事,比如前些日子报道了赵薇的爱情片《爱》的拍摄情况。 “走转改”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可以说是成效显著,但要真正做到让我们的新闻作品被群众喜闻乐见,还需坚持一段较长的时间,毕竟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走转改”心得体会新闻战线开始号召广大的采编人员进行“走转改”活动,当时,我正处于工作最忙的时候,每天有连轴转的新闻稿件要写,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是常态,更谈不上休双休日??坦率地说,当时对于“走转改”活动,虽然称不上有抵触心理,却觉得这活动似乎没有那么紧迫、那么必要。带着这样的心情,我开始走基层的采访报道。大半年的时间里,我在走基层的活动中,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无关乎采写的报道是否获得奖励和认同,仅仅是自己内心起的变化??1、走基层,是起点走基层之前,我一直在想:作为一线的采编人员,我们难道不是一直在基层吗?我们还需要走基层吗?带着这样的困惑,我开始关注环卫一线工人。以前,我也采访过环卫工人,他们的辛苦,我自认为能够体会——工作累、环境脏、薪水低——但到底多累、多脏、多低,我却是在这次的走基层活动中才真正深刻体会的。现在,我更愿意说,走基层确实是一种形式,但这种形式是一个起点,一场出发,一次行动。这样的形式,让我有机会停下来倾听,不敢说倾听基层群众的喜怒哀乐,至少能够还原比较本真的百姓酸甜苦辣。2、转作风,是洗礼如果说走基层是起点,转作风更像是一场心理变化,一次心灵洗礼。转作风,听起来不容易,要在思想上、在行动上加以改变,但也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哪怕是对自己多问一句,这样做对吗?应该吗?哪怕是做任何事情的,少些浮躁,多些谦逊,少些冲动,多点成熟,一步一步,也许我们的作风,也能在这个过程慢慢地更贴近群众,更贴近真实。3、改文风,是责任新闻媒体采访的落脚点是撰写报道,而对于记者而言,报道得出彩,报道得深入人心就成了最重要的使命。转变这种文风,也是在这次“走转改”活动中的收获之一。平实、朴素的语言,其实更难,也更有动人的力量,更是对追求匠心的一种挑战。我想,作为新闻媒体的记者,是工匠,透过我们的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ICK西克KTS Core色标传感器操作手册.pdf VIP
-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docx VIP
- 船舶油漆使用基本基础知识.pdf VIP
- 四年级(上)语文课文同步仿写、续写1.pdf VIP
- 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共3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高级保育员课件.pptx VIP
- 第十章生态系统.ppt VIP
- 《脑卒中运动障碍康复护理规范》.pdf VIP
- 2012年全国创新杯说课大赛作品汇总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判定说课(新蓝).ppt VIP
- 年处理80吨茯苓提取车间提取工段工艺设计-毕业论文(设计).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