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第一次参加数学建模比赛是一种怎样的体验?.doc

【强烈推荐】第一次参加数学建模比赛是一种怎样的体验?.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强烈推荐】第一次参加数学建模比赛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的第一次数学建模数学建模,给大家听来是一个陌生 的词汇,可是对我而言,我已经太熟悉不过了,在十几次的 数学建模经历之后,作为一个刚本科毕业的学长,我来简单 的谈一谈我对于数学建模的理解和我第一次的数学建模经 历。谈到数学建模,大家会想到什么?高端,这是我一个非 数学建模的小伙伴想到的第一个词。这和我第一次听到数学 建模的感觉是类似的,就好像要用数学的手段丈量这一方天 地,指点江山,预测未来的感觉。说到这里,忍俊不禁,让 我想起了我第一次数学建模的青葱岁月。其实数模并没有那 么神秘,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和做数学题是类似的, 只不过,这一次,没有固定的答案。数学建模,说白了就是 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概念(就好像,平面在数学中的概念 就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真实世界不存在没有厚度,无穷 大的平面),然后利用你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作出假设, 利用逻辑推演,得到你需要的结果,然后去解释现实中的问 题,然后再用现实中的结果来检验你的模型。这就是数学建 模。说了这么多数学建模,接下来让我谈谈自己的第一次数 学建模。 还记得那是 2012 年,大一的下学期,刚刚从会长那里听说 了网络挑战赛,刚开学也比较闲,就想试试水,我们是两男 一女组队(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对于第一次我们总是记 忆犹新, 记得那年的赛题是“世界上生有很多种蜘蛛, 大部分 都结网。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说明蜘蛛结网怎么样才最合 理。”在赛前,我们的王老师(介绍数学建模的老师)还给我 们讲:“参加数学建模比赛是对你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验, 不要恐惧,不要灰心,没有参加过数学建模比赛的同学也是 可以获奖的,因为你们的思想还很开放, 没有被固定的知 识所限制”。就当王老师的话语还在我耳边萦绕的时候, 我们 就被现实击垮了。那时的我,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只学了一 部分,还没有完全掌握, 甚至连数学的思想都没有建立起来, 就遇到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我们感觉到很无助,因为完全不 知道从哪里下手,突然感觉到整个世界都不好了,我们队的 三个人在看到题目之后先是惊呆了好几分钟, 然后沉默了 20 分钟,讨论了一个小时。完全没有头绪,然后一个小伙伴就 提议: “不行我们找几种不同类型的蜘蛛网看一看吧, 学校里 的树林里就有”,然后就找了一个生科 (生命科学学院) 的同 学帮忙,生科的同学听到我们描述的问题后,给了个建议, 先弄了一塌子硫酸纸,找几个不同种类的蜘蛛网,把形状先 画下来,然后找不同的蜘蛛丝,量一量规格,看看多大的力 可以让蜘蛛丝绷断。我突然想到了,应该是蜘蛛网外围与边 界连接的点越多就越结实,但是,这就不省料了,应该能找 到一个平衡点。 于是我们比赛的第一天就在满学校找蜘蛛网,没有找到多少, 中午吃了饭就去周边的公园找,最后也只找到了两三种蜘蛛 网,而且我们队的女同学还在采集蜘蛛网样本的时候还被突 然出现的蜘蛛吓哭了。直到晚上我们筋疲力竭的回到了宿舍, 已经 10 点了,晚饭也没有吃,在约定第二天早上七点大柳 树下(学校标志性)集合后就匆匆睡下了。第二天早晨的闹 铃炸响,感觉天昏地暗,可是约定的时间到了,拖着疲惫的 身子到了集合地点,我们的女队员还给我们买了早点(笑 ~ 心里的暖意呀 ~),我们三个商讨了一下,觉得这样不行,因 为有的同学已经开始写论文了,而我们什么都没开始,只是 找了一堆破蜘蛛网。我们感觉到这样下去迟早要弃赛的,就 去找王老师(上文中给我们介绍数学建模的老师) ,王老师 给我们提到了一个方法,说这是个优化问题,可以利用最短 路模型,而且让我们寻找结网的形状和受力关系的最优。听 完之后,用现在的话来说,一脸的懵 B... 然后就按照老师指 示的去搜论文,年幼无知的我们用百度来搜文献,结果可想 而知。 然后去问学长们一般在哪里搜文献, 他们说是“中国知 网”(我人生中第一次知道中国知网就是从这次建模比赛中知 道的),而程序以及建模相关的方法最好是“数学中国”,好不 容易用学生卡在中国知网上下载了好多的文献,但是没下程 序(学校的网 ..... 你懂的),却无奈白驹过隙,天已经黑了, 我们三个人一商量,就去学校对门的网吧通宵去了。 由于时间紧迫,我们三个人就吃了个“网吧快餐”然后开始看 文献,找程序,到了夜里一点钟,我们三个人商量了一下, 这样子不行,马上就要第三天了,必须要分工做东西,于是 我负责在“数学中国”找老师说过的“最短路”的程序,另一个男 同学负责看文献,女生负责写论文。那次熬夜让我明白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 ... 因为我们根本看不懂参考文献,程序也只 学了一点简单的 VB,虽然下载了 Matlab ,从“数学中国”上 下载的程序也能用, 但是看不懂程序, 不会调 .....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