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区学校制度.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加强社区学校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实验报告 潍坊新村街道社区学校 一、实验背景 1、潍坊新村街道成立于1986年7月, 地处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现有人口11万,居民3.4万户数,居委28个。自街道成立以来,街道的历任党政领导都非常重视社区教育工作。街道的社区教育工作也曾被上海市评为“社区教育先进集体”、“社区教育标兵单位”、“学习型社区创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街道社区学校的教育工作也得到了市、区领导的肯定,原市委副书记龚学平还专门为潍坊社区学校题写了校匾。 在市教委、市社区教育协会和新区社区教育管理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街道于1999年6月和2000年4月先后被确定为“浦东新区学习型社区创建试点街道”和“上海市学习型社区创建实验基地”。2002年我们潍坊社区又被市教委和市社区教育协会指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一一学习型社区建设研究实验基地”。 在实施学习型社区创建试点的四年多时间里,我们本着“政府倡导、各方参与、构建网络、提供机会”的创建思路,结合落实“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的要求,努力深化社区教育工作。通过多年的实践,逐步完善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教育运作机制,初步构建了学习型社区的终身教育网络,有效提升了社区市民的终身学习理念,基本形成了具有我们潍坊社区特色的社区教育格局,显现出了潍坊“和谐”人文精神的学习型社区的基本形态。 2、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发展,推动了社区学校的不断发展。社区学校的自身发展,需要在不断的总结中寻找规律,提炼经验,且在进一步探索新机制中创新发展。潍坊社区学校成立于1995年,多年来积极推进社区学校办学实体化、管理规范化和运作个性化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由于社会的发展以及社区居民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学习需求,对社区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学校也因场地、师资等原因的限制,教育手臂无法延伸,如何依托更多的社区教育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更方便的教育,需探索新的机制和新的管理方式。 二、指导思想 作为市民活动的公共文化空间,社区学校与普通学校相比,表现出更多的草根性、开放性和公共性。这些自身特质,成为我们思考和推进社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 (一)社区学校管理的当代境遇 社区学校的兴起和发展,与当代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运动密切相连,也是回应人口老龄化挑战、夯实和谐社会基层基础的重要举措。如果说社区学校实体化建设的推进,为社区教育提供了硬件载体和公共平台的话,那么加强和改进社区学校管理,则有助于提升社区教育的服务效能和办学品质。因此,硬件实体化和管理规范化,构成社区学校发展的“两个车轮”,只有二者同步才能保证社区教育发展的平衡和均衡。进入新世纪以来,市民终身学习的广泛需求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已经上升为社区教育的突出矛盾,破解这个发展瓶颈的出路,就在于坚定推进社区学校的办学实体化、管理规范化和运作个性化,不仅“学者有其校”,更让市民快乐学习、学得满意。 (二)社区学校管理的核心理念 社区学校管理,应当根据社会发展和市民需要,与时俱进地调整和改进自身理念,体现管理的时代性和发展性。当前,做好社区学校管理要秉持三个核心理念——人本、效能、弹性。惟其“人本”,才能张扬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理念,并在办学中弘扬教育的人文主义,关注学习者的内在需求和精神提升;惟其效能,才能规避粗放式管理的冗繁拖踏,及时根据学习需求调整课程结构和管理策略,提高为终身学习提供终身服务的质量;惟其弹性,才能区隔于常规学校封闭型管理而展现开放特质,实现因需设课、因材施教、因人编组,积淀课程微型化、教学生活化、活动特色化的管理风格。可以说,人本、效能、弹性,既是社区学校管理的内在理念,也是管理实务的指导原则。 (三)社区学校管理的主要课题 社区学校管理,涉及学校、教师、学习者、课程多个要素,可以归结为彼此联系的三大关系,即师校关系、教学关系、学用关系。师校关系,对应教师问题,意味着社区学校管理前提之一是解决师资,不仅有好教师,而且提高这支队伍的稳定性,熟悉社区学习的特殊之处。师生关系,对应教学问题,意味着要探索和丰富教员与学员间互动关系,建构具有成长性、生活性、沟通性的课堂情景。学用关系,对应课程问题,意味着要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生活张力的社区课程,满足学习者提升生活质量的迫切需求,体验学习带来的愉悦和成长。处理和解决好这三个关系,才能实现社区学校的有序运作和有效管理,从而激活各管理变量,形成管理平衡。 三、实验目标 通过此实验,(1)进一步总结潍坊社区学校多年办学中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探索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新模式,以进一步发挥社区教育主阵地的积极作用,促进学习型社区的创建。 (2)探索研究社区学校的办学思路、办学方法和办学管理。 (3)总结提炼出社区学校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