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病理学】战伤病理学二冲击伤解读.ppt
3.在超压的作用下,体腔内的血液通过椎间静脉和颈静脉涌向不受压缩的颅内脑组织,造成脑组织损伤。 病理变化 主要是脑膜和脑实质的损害。 血管扩张充血、灶性出血、动脉空气栓塞, 脑水肿、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硬膜外血肿。 第三章 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 一、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概念 挤压伤(Crush injury)是由于重物较长时间地砸压肌肉丰富的肢体、臂部、躯干等部位造成的一种损伤。 当挤压伤引起休克以及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全身性病理变化时,称为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 二、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原因 1.常是由于建筑物的倒塌、工事或工程塌方、车辆事故 2.长时间固定体位,由自身压力所至 三、局部病理变化 (一)重物移去前的病理变化 1.组织及细胞结构的破坏 2.血管断裂、血栓形成、局部血 液循环 (二)重物移去后的病理变化 1.不同程度的出血及血浆渗出 2.大量的水分电解质、蛋白质及其它 有形成分聚集在筋膜腔间隙,使局 部压力升高,明显的肿胀 3.肿胀压迫局部,加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加重组织细胞的坏死及血管的损伤与渗出。 形成筋膜腔内压不断增加的恶性循环 “筋膜腔综合征”。 4.由于大量血浆向组织间隙外渗,常导致全身有效 循环血量减少。 5.肌肉的损伤: 大体:肌纤维肿胀、横纹模糊、坏死、断裂、局部水肿,间质充血、出血、炎细胞浸润,重者可见块状肌肉坏死、苍白质软、似鱼肉状。 由于局部组织细胞的破坏?肌红蛋白、肌酸、肌酐、钾离子、磷酸根释放到细胞外液而被吸收入血液循环?损害肾脏?全身代谢性性酸中毒。 四、休克 严重挤压伤?休克 原因:强烈神经刺激 大量血浆外渗?血溶量减少 全身代谢性性酸中毒 五、肾脏损伤及急性肾功能不全 1.休克?肾血流量灌注不足?大量肾素性物质入血 2.肌红蛋白阻塞肾小管 六、挤压综合征的代谢改变 挤压综合征的代谢改变可以分为三期: (一)少尿期 此期除表现出少尿、低比重尿、蛋白尿、血尿或管型尿外,患者还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水中毒、低血钠、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及氮质血症。 水中毒 由与摄入水、内生水不能通过肾脏排除所致,表现为周围组织水肿或肺水肿,有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低血钠 血钠的总量并不低,主要是被体内蓄积过多的水分所稀释,造成稀释性低血钠症。 高血钾 是由于受损细胞内的钾进入细胞外液,又不能经肾脏排除所致。过高的血钾可以抑制心脏活动,引起心率缓慢,或传导阻滞,严重时出现心房扑动或心室颤动或心跳停顿。 代谢性酸中毒及氮质血症 由于受损组织分解及机体代谢所产生的硫酸根、磷酸根及其他酸性代谢产物排除障碍,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此外,由于磷酸根的增多可引起低血钙症。 因急性肾功能衰竭,使尿素、肌酐等非蛋白氮物质在体内蓄积,当非蛋白氮成分超过了100毫克%时,称为尿毒症。 少尿期一般持续1?2周,短者仅2?3日,个别长者可持续几周。 (二)多尿期 少尿期后,尿量逐渐增多进入多尿期,24小时尿量可达2500?3000毫升或更多。多尿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再生修复的表现,但此时应该注意水、电解质的补充,否则由于大量水及电解质的丢失可引起脱水、低钾、低氯等代谢紊乱。 (三)恢复期 尿量、尿常规及血液电解质等均恢复正常,但患者仍有贫血、虚弱等表现,需要继续调养才能完全恢复健康。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战伤病理学(军事病理学补充教材) 申 洪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第二章 冲击伤 一、概念: 冲击伤(Blast Injury)指冲击伤波作用于机体所造成的损伤。核武器及重型炸弹爆炸的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使爆心的压力急剧增高并借气体、液体、固体等介质向周围迅速扩散,形成一种高压高速的冲击波。冲击波具有很大的动能,可以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机体引起冲击伤。 日本受原子弹袭击:早期死亡人员60%主要是因冲击伤存活的伤员中有70%有冲击伤。 二、冲击波传导方式: 空气冲击波:经空气传导的冲击波称为空气冲击波致伤作用来自单侧,向着爆炸面。 水下冲击波:经水传导的冲击波称为水下冲击波致伤作用来自各个方向,弥漫性损伤。 固体冲击波:经固体传导的冲击波称为固体冲击波。接触部分损伤,如骨折等。 三、冲击波的空间致伤原理 压缩区,外层,超压 稀散区,内层,负压 冲击波在其高速运动中所产生的冲击力就是动压。 超压或动压所达到的最高值称为压力峰值, 其单位是:公斤/厘米2 压力峰值愈高,致伤程度愈重。 轻度损伤的压力峰值约为0.14?0.35公斤/厘米2 人员死亡的最小压力峰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