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用人单位要想解除某个员工的,必须要按照法律规定来操作,在满足法律规定的情形解除与该员工的劳动合同,不然的话就属于违法解除。那么大家知道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都有哪些吗? 赢了网在线律师搜集了以下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在特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再享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是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职工患了职业病,说明企业的生产或工作条件、安全制度或者医疗条件不够完善;职工因负伤,说明企业的劳动保护制度不完善或劳动保护措施不健全。职工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都有可能造成职工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因此,为了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不管是试用期内,还是整个劳动合同期内,企业等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根据《国有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的规定,劳动合同制工人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按其在本单位工件时间的长短,给予三个月至一年的医疗期,在本单位工作二十年以上的,医疗期可以适当延长。在规定的医疗期,为了保障职工有稳定的收入,安心养病,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即使劳动合同期限届满,企业也不得解除劳动关系,必须延续到医疗期满。 (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孕期是指怀孕期间;产期是指生育期间;哺乳是指女职工哺乳其婴儿的时间。根据宪法保护妇女儿童的原则,为了保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劳动法规定,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间,即使具备了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企业也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届满,企业也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延续到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届满。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如劳动合同期限未届满,又不具备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单位在在这些情况下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可以要求单位进行相应的赔偿。 详谈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的六大情形 石先广 XX-10-309:59:06 内容提要:《劳动合同法》第39条赋予了用人单位因劳动者过失而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且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因此在实践中被用人单位常用,但败诉的也比较多,主要原因是企业对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限定理解不准确。 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理解为因劳动者存在一定的过失,用人单位可以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这一法律规定体现在《劳动合同法》第39条,即,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赋予了用人单位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而且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因此在实践中被用人单位常用,但是因此而败诉的也比较多。主要原因是企业对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限定理解不准确。接下来我们将对这六种情形进行条分缕析,帮助用人单位深入把握解除的条件、程序等规定,减少用人的法律风险。 情形一: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 在试用期期间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但在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时,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试用期的约定必须合法 《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因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否则就是无效约定,就不属于试用范围,也就根本无法利用不符合录用条件这条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必须在试用期内 用人单位利用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劳动合同的,必须在试用期内进行。若试用期满后仍未办理劳动者转正手续,则不能认为还处在试用期间,即便此时用人单位能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也不能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与其解除劳动 合同。 必须是不符合录用条件 不符合录用条件是用人单位在试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青岛夫妻投靠没哟计划生育.docx
- 青岛四天旅游计划.docx
- 青岛崂山豪宅项目报告.docx
- 青岛市XX年第二批搬迁计划.docx
- 青岛市XX拆迁计划.docx
- 青岛工商局合同科电话.docx
- 青岛市二手房购房合同.docx
- 青岛市劳动合同备案.docx
- 青岛市依法治市总结.docx
- 青岛市四方区今年拆迁计划.docx
- DB43∕T 1805-2020 樟树低效林分改造技术规程.docx
- DB23∕T 2417-2019 住宅厨房和卫生间排气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ocx
- DB61_T 1848-2024 地震预警信息发布规范.docx
- DB21T 2325-2014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docx
- DB4105_T 231-2024 智能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规范.docx
- DB62_T 4879-2024 铃铛刺播种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docx
- DB4201_T 504-2017 武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程.docx
- DB4201_T 537-2018 武汉市房屋安全鉴定技术规程.docx
- DB62_T 4524-2022 土壤环境背景值.docx
- DB53_T 977-2020 硅藻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docx
最近下载
- 2024年版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pdf VIP
- 大众接总线can线装车指南.pdf VIP
- 医院党委书记和院长定期沟通制度.doc VIP
- 机械CAD:CAM(UG)教案新模板(课次15)5-2 五角星的造型.doc VIP
- 2025年上海大剧院第三季度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doc VIP
- 校园安全主题班会课骑电动车.pptx VIP
-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线段、直线和射线》课件1.ppt VIP
- 福特 翼虎说明书.pdf VIP
- 火电企业档案分类表(6-9大类)(修订本)国家电力公司2002年度10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