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07.060CCSA47
4105
安阳市地方标准
DB4105/T231—2024
智能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规范
2024-07-29发布2024-09-01实施
安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4105/T231—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建站条件 3
5观测要素 4
6仪器与设备 4
7验收 5
附录A(资料性)观测要素性能指标 6
附录B(资料性)智能区域自动气象站平面布局 7
II
DB4105/T23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阳市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阳市气象局、林州市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清、孙岩、宋素蕊、万莹、申董、贾振廷。
DB4105/T231—2024
3
智能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能区域自动气象站建站条件、观测要素、仪器与设备、验收等。
本文件适用于智能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162地面气象观测场(室)防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区域自动气象站
根据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大中城市、特殊地区和专属经济区的气象和环境预报服务需要,为提高中小尺度天气检测和临近预报的水平和能力,并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建设的地面气象观测自动
气象站。
3.2
智能区域自动气象站
采用智能测量、云+端和ZigBee无线通信传输技术,由各要素智能测量仪、多个适配有线和无线模式的智能节点通信供电器、智能集成处理器、供电系统、外围设备及配套软件组成。
3.3
智能测量仪
用于数据测量和采集的气象设备,由感应器件、数据处理模块组成,实现传感器信号数字化。3.4
智能集成处理器
智能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前端数据处理核心设备。
3.5
观测场
安装气象仪器进行地面气象要素观测的场地。
4建站条件
4.1环境条件
4.1.1智能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气象探测环境应能保证观测的气象要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DB4105/T231—2024
4
4.1.2场地、仪器的通风和光照条件应得到保证,避免建在高大建筑群、山凹、陡壁等影响资料地域代表性或对观测资料准确性有干扰的地方。
4.1.3站点的通信条件应满足自动观测数据的传输要求,确保通讯信号畅通。
4.2场地条件
4.2.1观测场宜采用正南正北方向的长方形,面积应不小于8m(南北)×4m(东西)的要求。
4.2.2观测场地应平整,保持自然状态,草层不应超过20cm,不应使用喷灌设备。
4.2.3观测场四周应设置约1.2m高的稀疏围栏,围栏外层不宜采用反光材料,观测场围栏的门宜开在西北方向的西侧围栏。
4.2.4观测场入口处应设置标识牌和警示牌,尺寸宽60cm、高40cm。标识牌上应标注站点名称、观测场经纬度、拔海高度、建站时间等,经纬度精确到分,拔海高度精确到0.1m。警示牌上应标注警示信息和联系电话等。
5观测要素
观测要素包括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量。测量性能参见附录A。
6仪器与设备
6.1基本要求
用于气象观测的仪器与设备应具有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业务主管部门颁发的使用许可证,或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业务主管部门审批同意。
6.2观测设备与辅助设备
6.2.1观测设备包括智能气温测量仪、智能湿度测量仪、智能气压测量仪、智能风测量仪、智能雨量
测量仪、智能集成处理器、智能节点控制器、通信设备及供电系统。
6.2.2辅助设备包括防雷系统和监控设备。
6.3仪器与设备布局
观测场内仪器与设备布局参见附录B。
6.4仪器与设备安装
6.4.1智能气温测量仪和智能湿度测量仪
6.4.1.1智能气温测量仪和智能湿度测量仪应安装于百叶箱内,气温在东,湿度在西,传感器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65_T 4727-2023 大果沙枣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13T 2609-2017 禽流感病毒与新城疫病毒二重RT -PCR检测方法.docx
- DB22_T 3642-2024 蒙古黄榆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1311_T 056-2024 冬油菜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指南.docx
- DB21T 2323-2014 亚洲Ⅰ型口蹄疫病毒RT-PCR检测方法.docx
- DB5201_T 142.1-2024 品种纯度田间鉴定操作规程 第1部分:大白菜.docx
- DB21T 2742-2017 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貂源性组织成分定性检测方法PCR 方法.docx
- DB5201_T 142.4-2024 品种纯度田间鉴定操作规程 第4部分:萝卜.docx
- DB65_T 4807-2024 儿童福利机构个案福利工作服务规范.docx
- DB21∕T 2549-2015 仔猪乳糖酶基因检测技术规程.docx
- DB41_T 2695-2024 露地春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61_T 1836-2024 黑木耳真菌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ocx
- DB41_T 2696-2024 马铃薯原种繁育技术规程.docx
- DB3305_T 320-2024 养老机构“一床一码”工作规范.docx
- DB5105_T 68-2024 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规范.docx
- DB50_T 1644-2024 畜禽养殖污水生态净化利用技术规范.docx
- DB14_T 3070-2024 高频电刀临床使用质量控制规范.docx
- DB6110_T 44-2024 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规范.docx
- DB14_T 3071-2024 呼吸机临床使用质量控制规范.docx
- DB21T 2743-2017 动物源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docx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中国再担保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新版VDA6.3-2023过程审核精品教程(培训课件).pptx VIP
- 鲁教版Unit5IlikemusicthatIcandanceto知识点教案.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公考《申论》题县乡卷附解析.pdf VIP
- DB4401T+282—2024准《城市道路挖掘修复技术规范》.docx VIP
- 600MW火电机组节能对标指导手册_PDF电子书下载 高清 带索引书签目录_sample_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编著_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pdf VIP
- 高手接话:高情商的讲话方法.pdf VIP
- 蓝色商务供应商采购供应商管理培训PPT模板.pptx VIP
- 八年级英语IlikemusicthatIcandanceto测试题.docx VIP
- 建设银行2025开封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