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院系专栏
院系专栏
PAGE 28
PAGE 27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团校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团校
“中关村地区IT企业人才招聘情况调查”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团校于2005年3月初至5月中旬举办了“中关村地区IT企业人才招聘情况调查”的活动。
活动背景:近三年来团校每年都要组织一次针对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就业的“IT公司调查活动”。这项调查深受全院同学的喜爱,也得到了包括院领导在内的老师们的关注。学校的就业信息部直接接收我们的调查结果作为参考资料。本年度我们继续秉承团校的传统来进行这次IT公司招聘情况的调查活动。
参加人员:团校书记:电子系01级王跃,02级计算机薛欣、辅导员: 03级计算机系 段行健 江云亮 03级电子系 李星雨,以及32名参加活动的04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新生。
调查地点及方式:总部设在中关村地区的19家知名IT企业。其中我们取得了与北大方正和清华同方人力部门经理座谈的机会。其他企业所采取的活动形式主要有:电话采访和E-mail问卷调查。
活动结果: 3位负责辅导员将资料整理并写出了此次活动的最终情况分析报告交于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魏中
国际关系学院团校
纪念二战胜利60周年系列电影之一——《钢琴师》
2005年5月21日晚,国际关系学院团校在国关地下活动室观看了纪念二战胜利60周年系列电影之一——《钢琴师》。
本片讲述了钢琴师乌拉迪斯洛·斯泽皮尔曼在二战中的经历。在近3年中,他失去了全部家人、朋友甚至自尊,孤身一人,在残垣断壁里觅食,最后因为一个纳粹军官突然闪现出的人性而获救。电影十分感人,不仅在于它选取了一个完全真实的视角,更在于它自始至终保持了一种情感间离式的述事方式,无情地(不给任何喘息时间)迫使我们随着主人公去接受与适应现实。影片这种“只作记述不加评论”的风格是全方位的,它既涵盖了纳粹的残暴和犹太人的反抗,又涉及到某些波兰人的无耻,更不用说最后是一个爱音乐的纳粹军官挽救了主人公的生命。
正如《钢琴师》的题头语:音乐是他一生的热情,求生是他生命的杰作。钢琴师用音乐同强权进行着征服和反征服。这部影片不仅是一个逃离集中营的传奇、一种求生信念的挥扬和对纳粹暴行的揭露,导演波兰斯基在破碎的视野上拔起悲剧骨骸的同时,更讲述了一个在极度痛苦和压抑中,依然保持充盈和完整的灵魂的人性故事。
影片放映了近两小时,同学们无不被影片所感染,不时随着情节的高低起伏发出惊呼。大家都在思索电影中所表现的一切,反思战争的残酷,体味人性的善恶。当同学们闪着泪花看到结尾时,内心的震动久久不能平静。《钢琴师》在同学们中引起强烈反响,我们无法接受人类历史竟有如此残忍的一幕,无法想象人性深处竟有如此不堪的一面。
今天,我们应该思索如何防止悲剧的再次发生,这才是我们追溯历史、反思过去的最终目的。愿我们能贡献一己之力,为我们、还有我们的子子孙孙保留一个美丽而善意的世界。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不仅充实大学生活,更有利于思想的健康发展。
历史的气息
——国际关系学院团校学员参观红楼
2005年5月29号星期日,我们国关04级的几个同学前往参观北大红楼。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使几个同学都昏昏欲睡。但当我们一下车,大家都精神了起来。马路的对面就是闻名已久的红楼了。远远望去,红色的楼体就像是一座历史的纪念碑,仿佛与外面的嘈杂尘世相隔绝。
“北大红楼”曾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中枢。厚重的历史和人文渊源,使它虽历经时代风雨,却始终为世人景仰。如今,在这里陈列展出的大量珍贵照片和文物,再现波澜壮阔的历史,重现新文化运动风貌,帮助人们走入历史,走近伟人,坚定方向,开创未来。
当我们慢慢的走近
它,感觉迎面扑来的是一股沉重的历史气息。这里沉淀了近百年的沧桑,让我们这些后辈感到由衷的尊敬。进入红楼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大厅,当中有介绍红楼历史的石碑。两边各有一条长长的走廊,很明显还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风格。我们缓缓向前行去,每一个房间里都保留着前辈留下的照片、刊物等,都保留着一段历史。我们参观着,沉浸在其中。红楼中保留有李大钊同志的办公室,在这里成立了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小组之一。我们立足其中,仿佛还可以看到革命前辈的一举一动。这里还有当年的学长们所用的教室,看着仍然窗明几净的教室,想象当年的情景,颇有景物依旧,人事全非的沧桑感。
前往红楼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在不到一个小时的参观中,我们重温了那段纷飞的历史。五四运动、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景象使每个青年人心潮澎湃,眼前仿佛再现出当时的场景。我们深深感觉到,如果燕园是北大的今天,这里则保留着北大的昨天,保留着更加深厚的文化气息。
通过参观红楼,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明白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做出的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正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