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与欣赏课件 第三章.pptVIP

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与欣赏课件 第三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周春秋战国音乐 (公元前1046~前221年) 概 述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三个奴隶制王朝。 周朝前期史称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文化最为鼎盛的阶段。 西周末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又可先后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战国则是中国封建制度初步确立的阶段。 礼 乐 制 度 礼乐制度是指古代为维护君臣上下等级秩序而奖励的一套文化典章制度,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 周朝的礼乐制度,是以礼仪和音乐的等级化为核心的一种文化制度。 礼乐制度的具体规定: 用乐规模:“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 士二。” “乐悬”: “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 卿大夫判县,士特县。” 音 乐 机 构 周朝的乐官之长称为“大司乐”,后世将其作为周朝音乐机构的代称。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具有较完备体系的音乐教育机构。 音 乐 作 品 《易经》中的歌谣: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二十二 贲) 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五十四 归妹) 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六十一 中孚) 《成 相 篇》 《荀子》一书中有《成相篇》的唱词。一般认为,它可能是我国最早的说唱音乐形式。 《成相篇》的内容是揭露统治者的愚蠢,要求他们推行开明政治。“请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怅怅。” 这个说唱本子分为三个大段落,包含同一节奏的五十六次重复,以“相”作为伴奏乐器。 乐器和乐器分类法 周代的乐器见于记载的已有70种左右,根据乐器的不同制作材料,分为八类,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称为“八音”。 曾侯乙墓乐器群 1978年发掘出土的曾侯乙墓,位于湖北随县,这是一次轰动世界的音乐考古发现。 墓葬中最有学术价值的是随葬的125件乐器,集中在大墓的中室和东室。 全套钟、磬架安排了三面,恰如典籍所载“诸侯轩悬”的规格。 曾侯乙编钟 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乐器 2003年4月~2004年12月,无锡鸿山发掘了7座越国贵族墓,墓葬年代约为公元前470~前450年,属战国早期。 墓中出土了2000多件随葬器物,其中有三足缶、于、丁宁、钮铎、句、钮、甬钟、磬、铃形器、簴座等500余件青瓷乐器和乐器部件。这是继曾侯乙墓之后我国音乐考古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三 分 损 益 法 我国最早的生律法,最初见于《管子·地员篇》,是按振动体长度来进行计算的。 是用增加或减少弦长的三分之一,往返交替反复求律的方法。生出了徵、商、宫、羽、角五音。 三 分 损 益 十 二 律 在“三分损益法”生五律的基础上继续往下推算,生出十二律 ,称作“三分损益十二律”。 十二律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黄 大 太 夹 姑 仲 蕤 林 夷 南 无 应 钟 吕 簇 钟 冼 吕 宾 钟 则 吕 射 钟 音 乐 家 西周宫廷乐师:西周的乐师多为盲人,他们担任演奏和教学,称为“瞽矇”。 春秋时期著名的宫廷乐师:伶州鸠、师旷、师涓、师襄、师文、师乙 战国时期民间音乐家:秦青、韩娥、伯牙 流 水 《吕氏春秋·本味篇》: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 今人所见《流水》的最早传谱,收于明代朱权所辑琴曲集《神奇秘谱》中。 音乐思想与音乐理论著作 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空前活跃、学术繁荣的时代。先秦诸子的不同学派各持不同的政治见解而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其中也包括对音乐的社会作用问题,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儒 家 儒家提倡音乐和肯定音乐。 孔子: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孟子:提倡“王与民同乐 ”,认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 荀子:他的 《乐论篇》对于儒家音乐思想有着系统的总结性意义。 “故乐者,天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乐 记》 我国最早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关于其作者和成书年代目前尚有分歧。原有23篇,现存11篇。其中前8篇论述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后3篇是有关音乐人物及其言论的记录。 《乐记》系统论述了儒家的音乐思想。 道 家 老子:否定人为的音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他的音乐观是“大音希声”。 庄子:认为“人籁”不如“地籁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