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与元九书》全文(原文、注释、译文、段析、总评).pdfVIP

白居易《与元九书》全文(原文、注释、译文、段析、总评).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居易《与元九书》全文(原文、注释、译文、段析、总评)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原文】

月日,居易白。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1],凡枉赠答诗仅百篇[2]。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

与年月之远近也。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3],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

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累岁已来,牵故少暇,间有容隙,

或欲为之,又自思所陈亦无出足下之见;临纸复罢者数四,卒不能成就其志,以

至于今。今俟罪寻阳[4],除盥栉食寝外无余事,因览足下去通州日所留新旧文

二十六轴[5],开卷得意,忽如会面,心所畜者[6],便欲快言,往往自疑,不知

相去万里也。既而愤悱之气思有所泄[7],遂追就前志,勉为此书。足下幸试为

仆留意一省。

【注释】

[1]“自足下”句:元稹于元和五年(810年)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

参军。

[2]仅:近,几乎。

[3]谕:领会,明白。

[4]“今俟罪”句: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俟罪,待

罪。寻阳,今江西九江。

[5]“因览”句:元稹赴任通州(今四川达州)司马时,白居易曾为其送行。

[6]畜:通“蓄”,积聚。

[7]“既而”句:指心中郁结的烦闷想要求得抒发。愤悱,形容内心积郁思

辨的状态。

【译文】

某月某日,居易敬告。微之足下:自从您贬官江陵至今,承蒙惠赠的酬答诗

作已近百篇。每次诗作寄来,有时附有序文,有时附有书信,都置于卷首,用以

阐述古今诗歌的义理,并叙述您创作的缘由与时间。我拜读您的诗作,又明白您

的深意,常想回应您的心意,粗略探讨诗歌的纲领,并陈述自己的文学观点,汇

总成一封信寄给您。然而多年来,琐事缠身,少有闲暇,偶有片刻空余,想提笔

写作,又觉得所想内容未超出您的见解;几次铺纸又搁笔,终究未能如愿。如今

我在浔阳待罪,除了起居饮食之外别无他事,因而翻阅您前往通州时留下的二十

六卷新旧诗文,开卷览读,心领神会,恍如与您会面,心中积蓄之言,恨不得一

吐为快,有时竟忘了我们相隔万里。胸中郁结之气亟待抒发,便重拾旧愿,勉力

写成此信。望您能抽空一读。

【段析】

此段为书信引言,白居易诚挚阐明写作缘起。他追溯与元稹的诗文交往,坦

言久欲回信论诗却因“牵故少暇”与自认见解“无出足下”而拖延。此刻身处贬

谪之境(“俟罪寻阳”),在闲暇与孤愤中阅读友人旧作,触发强烈共鸣(“忽如会

面”),终将积蓄已久(“心所畜者”)的“愤悱之气”倾注笔端。这为全文奠定了

双重基调:既是与知己的恳谈,亦是个人政治失意后文学理念的系统阐发。

2

【原文】

夫文尚矣!三才各有文[1]。天之文,三光首之[2];地之文,五材首之[3];

人之文,六经首之。就六经言,《诗》又首之。何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4],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

言,华声,实义[5]。上自贤圣,下至愚贱,微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气同,

形异而情一;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橙色字体部分编入统编版高中

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注释】

[1]三才:天、地、人。

[2]三光:日、月、星。

[3]五材:金、木、水、火、土。

[4]切:切近,贴近。

[5]“根情”四句:以植物为喻,说明情感是根本,语言是枝叶,声律是花

朵,义理是果实。

【译文】

文章之道源远流长!天、地、人三才各有其文采。天文以日月星辰为首,地

文以金木水火土为本,人文则以六经为宗。六经之中,《诗经》又居其首。为何?

因为圣人通过诗歌感化人心,从而使天下和平。用以感化人心的,没有比情感更

优先,没有比语言更起始,没有比声韵更切近,没有比义理更深刻。诗歌,以情

感为根本,以语言为苗叶,以声韵为花朵,以义理为果实。上自圣贤,下至百姓,

微小如豚鱼,幽隐如鬼神,种类虽异而元气相通,形体虽殊而情感一致;从未有

声音入耳而无回应,情感交融而无感动的。

【段析】

本段是白居易诗论的哲学与伦理学基石。他采取由宇宙至人间的宏大视角,

层层推演,确立了《诗经》在人类文化中的至尊地位。其核心在于提出“诗者,

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经典定义,构建了一个有机的、四位一体的诗歌本

体论。他强调“情”是诗歌

文档评论(0)

logc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