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小儿常见病症的调理四.pptx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小儿常见病症的调理四.pptx

主讲 卢晓华;提 纲;(一)、感 冒 --概念及病因;;中医药保健预防更重要;一、感 冒 –-症状;一、感 冒—需就诊的情况;一、感 冒--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感冒推拿参考方;小儿感冒的单方 ;如何预防小儿感冒;如何预防小儿感冒;如何预防小儿感冒;增强体质是预防感冒的核心 ;增强体质是预防感冒的核心;(二)、咳嗽;二、咳嗽;咳嗽--需就医情况;咳嗽--咳嗽分型;咳嗽治疗推拿方;二、咳嗽食疗方;咳嗽食疗方;咳嗽食疗方;(三)、腹泻;腹泻—轻度腹泻与重度腹泻;腹泻—家长需注意事项;如何预防小儿腹泻的发生;腹泻分类 ;小儿腹泻推拿方:;腹泻单验方;(四) 发 热;(四) 发 热;(五) 便 秘;(六) 厌 食;;小儿常见病调理配穴原则 主讲 卢晓华;中辰乐源好得乐小儿推拿保健;; ;处方: 常例(开天门、推坎宫、推太阳、掐总筋、手部分阴阳各24次)。 清脾经300次(清后加补100次),清肝150次,清心经100次,清肺经200次,补肾经100次,清大肠经90次,掐四缝5~6次,揉按中脘(消导法)120次,揉按肚脐、天枢60次,揉按龟尾60次,推下七节20次,捏脊8遍,拿肩井3~5次。;方义: 常例为开窍(开门)手法;推五经用“清四补一法”;加清大肠经祛中焦肠腑之郁热;中脘、肚脐、天枢、四缝、捏脊作用于胃肠,和中消滞,调理脾胃;龟尾,下七节去积滞而止泻;肩井关窍。;加 减;2、寒湿泻 辩证要点:泻下清稀如水,色淡或夹有泡沫,臭不甚。 治法:温中散寒,化湿止泻;处方: 常例。补脾经300次,清肝经200次,补肾经100次,清大肠60次,推板门30次,揉按外劳、足三里、肚脐、天枢、大肠俞、龟尾各30次,推上七节,按揉中脘(理中法)90次,摩腹60次(约1分钟),拿肩井3~5次。 ;方义: 常例开窍,五经中重点补脾经以运脾祛湿,清肝经防脾虚肝木乘脾土,补肾经补阴液,清大肠祛湿邪,板门推上,七节推上,揉按龟尾,大肠俞,固肠止泻;按揉外劳、摩腹、肚脐、天枢温中散寒;揉按中脘、足三里运脾止泻,拿肩井关窍。;加 减;3、湿热泻 辩证要点:泻下急迫如注,或泻下不爽,气味臭秽,或伴有发热,舌红,苔黄腻。 治法:清热利湿,理气止泻。;处方: 常例,清脾经300次(清后加补100次),清肝经200次,清肺经100次,补肾经100次,清大肠经90次,清后溪60次,推板门30次,清六腑60次,揉中脘(理中法)90次。揉按肚脐、天枢、摩腹、足三里、龟尾。推下七节各30次,拿肩井3~5次。 ;;方义: 常例开窍,五经重点清脾经、肝经、肺经以清脾胃肠湿热,补肾经滋其阴;清大肠、六腑、后溪以清利湿热;推板门,揉肚脐、天枢、足三里、中脘、龟尾以调理脾胃肠之气而助运,为止泻要穴,推下七节,攻下湿热,利其肠腑;拿肩井关窍。 ;加 减;4、脾虚泻 辨证要点:腹泻日久,食后即泻,大便稀薄,不臭,便中伴有不化之物,神疲形瘦,面色萎黄,食少不饥等。 治法:健脾益气,运脾止泻。;处方: 常例同上,补脾经300次,清肝经200,补肾经100次,推板门30次,掐四缝4遍,运水入土,揉中脘(补中法)120次,揉按肚脐、天枢、摩腹各60次,揉按足三里、龟尾、脾胃俞、推上七节各30次,捏脊8遍,肩井3~5次。 ;方义:常例开窍,五经重点补脾经,以补脾经、补肾经以助脾运,清肝经以防肝旺乘脾土;板门止泻,四缝、捏脊消食以促进食欲;运水入土,补中脘、肚脐、天枢、摩腹、足三里、脾胃俞调理脾胃以止泻;拿肩井关窍。;(1)脾之清阳不升、气虚下陷所出现泄泻,多发生于新生婴儿,证侯表现泄泻次数特多,少者十余次,多者几十次,肛门松弛,大便化验正常(西医称生理性腹泻),病程长达1~3个月。 加艾条灸百会2分钟,用医者两拇指涂少许桐油,用炭火或煤火烤热(不能用明火),在肛门、龟尾处各熨2分钟,每日1次或两次以固肠升阳止泻。;(2)常食后作泻者,每餐食后1小时顺时针摩腹100次,逆时针摩腹100次,以调理胃肠,运脾止泻。 ;5、脾肾阳虚 辨证要点:久泻不愈,下利清谷,形寒肢冷,睡时露睛,舌淡,苔白,指纹淡。 治法:健脾温肾,固涩止泻。;处方: 常例。灸百会2分钟,推板门30次,补脾经350次,清肝经200次,补肾经400次,揉按外劳60次,推三关60次,揉中脘(补中法)120次,摩腹。按揉肚脐、天枢、丹田、足三里、龟尾、肾、脾、胃俞各60次,推上七节30,拿肩井3~5次。 ;方义: 常例开窍;五经重补脾肾二经以健脾温肾,清肝以防肝旺乘脾;百会、三关、外劳、丹田升提温阳止泻;中脘、摩腹、肚脐、天枢、足三里、肾、脾、胃、俞调理脾胃补肾阳;龟尾、七节推上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