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三学前儿童心理卫生.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三学前儿童心理卫生.ppt

(二)社会因素 家长素质 父母的文化和心理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与行为。 文化素质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有较高相关。 父母的心理障碍会投射到孩子的心灵上;孩子往往从父母那里模仿到不健康的性格、行为习惯。 教育态度和方式 不合理、不正确,易使儿童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3、托幼机构 师幼关系 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行为不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 粗暴的态度易导致儿童紧张、胆怯; 学前儿童某些心理问题与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同伴关系 不良的同伴关系,容易产生独占、攻击、粗暴或胆怯、孤独不合群等行为,严重阻碍儿童的身心和社会性发展。 4、其他环境因素 居住在高层住宅或单元楼的儿童易形成孤僻、脆弱、暴躁等不良性格。 看电视过多的儿童交往能力普遍较差,孤独、沉默,自我中心,学到侵犯性行为。 儿童与各种社会传媒的接触, 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道德观念 和行为的形成。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三)心理因素 1、气质与性格 托马斯等把儿童的气质分成三种类型:易养型、难养型、兴奋缓慢型。难养型儿童更易产生攻击行为、焦虑、敌意等。 性格内向、胆小——惧怕、沉默;外向、暴躁——攻击、发脾气 2、需要与动机 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导致问题行为。 动机冲突若不及时和妥善地解决,就会造成强烈的情绪波动。 3、情绪 消极情绪容易导致儿童心理异常和障碍。焦虑和恐惧影响比较明显。 4、自我意识 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个性的健全发展。 (一)创造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 1.家庭 2.托幼机构 3.社会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内容: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学习适当表达情绪、情感和思想的方法;改善与人交往技能;增强自知和自我接受意识;发展自尊、自信、自主、自控;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对问题的决策能力;做好入学准备。 途径:全面渗透学前儿童日常生活;拓展并丰富各类活动;家园同步,促进学前儿童发展。 (三)开展心理健康服务 建立多领域专家合作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教育工作者、心理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儿童精神病医师、儿科保健工作者等 建立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的社会网络。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别是相对的,并非泾渭分明。 (一)某些行为表现是否符合年龄特点 大多数幼儿都有他却没有,或大部分幼儿没有他却有,都可能不正常。 (二)行为表现的程度是否合理 行为表现的严重性超出了大多数孩子的表现程度,也属不正常。 (三)是否是特定情况下产生的 (四)从个体的发展状况看是否属于倒退现象 身心发展出现长期停滞不前,甚至不进反退的现象,很可能不正常。 (一)访谈法——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评估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之一。 人群:儿童本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托幼机构的老师或保育员 (二)观察法——较为精确的评估行为和心理发展及其过程的有效方法 内容:智力、语言、人际关系、情绪、行为表现、身体状况 (三)筛查法——对学前儿童进行早期鉴别和评估的重要环节 原则:选择与筛查目的相符的测查工具 选择与儿童年龄相匹配的工具 选择具有良好信效度的筛查工具 按照筛查工具的要求实施测试,慎用筛查结果 (四)诊断测验法 (一)儿童发展筛查量表 1.丹佛发育筛查测验(0-6岁儿童) 2.早期筛查量表(3-6岁儿童) (二)学前儿童智力测验 1.韦克斯勒学前儿童智力量表(4-6.5岁儿童) 2.绘人测试(4-9岁儿童) 3.中国3-6岁儿童发展量表(智力、运动) (三)言语和语言发展的测验 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2.5岁至老年) (四)学前儿童行为问题评定量表 艾森博克儿童行为量表(4-16岁儿童) (一)不良习惯 吮手指 咬指甲 习惯性阴部摩擦 (二)品行障碍 攻击性行为 拒绝上托幼机构 说谎 (三)情绪障碍 儿童期恐惧 暴怒发作 夜惊 儿童退缩行为 (四)正常生理机能发育迟缓 儿童遗尿症 语言发育迟缓 口吃 多动症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第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 中医健康管理学院 张毅 2017.10.21 概念:心理卫生也称精神卫生,是指维持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以及矫治各种不健康心理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 早期:患者的躯体和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现在:健康人的心理保健,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没有临床症状,身心都符合正常发展标准,具有良好适应性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 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就是指一个人在情绪、观念、行为、兴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