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学生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分析新.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学生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分析新.ppt

(三)学校教育不当 学校生活和学校教育中的一些不良因素是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1)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方式问题。 有的教师不关心、尊重、了解学生,教育中存在命令式、强制性,简单粗暴,动不动就训斥责骂,甚至变相体罚;有的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过急、过严,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或者对学生降低要求、放任自流;或者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把成人的心理需要硬解释为学生的心理需要等。 (2)教师的个性和情绪问题。 有的教师性格不好,急躁粗暴,学生的一些问题正是因为教师的脾气激发而形成的。有的教师不公正,不耐心,随便横加责难,学生便采取反抗或逃避的态度来对付和适应这些教师。 (3)过重的精神压力。 主要是升学率的压力、频繁考试和竞赛的压力、学习负担过重等引起学生过重的情绪紧张或情绪波动,就可能加重学生的心理问题。 教师处理学生问题行为的过失 (1)把学生某一阶段的正常行为误认为问题行为。 (2)无鉴别地接受外界所传的关于学生行为的信息,便贸然下结论。 (3)发现学生的一次过失行为便作普遍推论,而不分析其背景及起因。 (4)以情绪代替理智处理事件。 (四)学生个体的内因 除了遗传和生理因素以外,主要有: (1)个性社会化过程迟缓,社会成熟度低。 这类学生在低年级中比较多见。因为社会化程度较低,因此容易出现对学校的适应不良。 (2)早期的创伤性经验和个性的影响。 (3)早期经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如果孩子遭受过创伤性打击,可能构成其将来心理问题发生的根源;另外,早期的亲子关系也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情绪的稳定与否,如果孩子遭受不良的亲子关系,可能导致孩子的焦虑和不良性格。 (4)心理冲突或挫折,以及不良的应付方式。 心理冲突或挫折,常常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尤其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学会良好的应付方式,不能较好的处理各种心理冲突或挫折,则容易导致其心理问题的发生,所以,应付方式被称为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之间的重要的中介因素。积极的应付方式如问题的指向和解决、找人倾诉、适当的合理化、情感的升华等,有助于心理健康;消极的应付方式,如退避、幻想、压抑、抽烟吸毒、酗酒等,不利于心理健康。 我们经常面对的场景: 初一某班,上午第四节课堂上,小明坐在教室后面, 头趴在桌子上。偶尔,你会看到他眼睛突然睁开一下,然 后就叹口气,继续将头深埋在臂弯中。此时,班上的其它 同学都在尽责的完成你布置的课堂作业,惟独小明一直保 持着一个姿态不动,他只有眼睛和额头有表情,其它的好 象冻结在那里。 这真的很不像他,平时他充满活力,会是第一个回应老 师任务的人。 小明怎么了?做为一个教师你必须面对这个问题。 我们如何面对和处理,这就是我们每天都可能需要做的。 也许我们立刻会想到一些可能性: 1)他太累了,也许是昨天整晚没睡好? 2)家里出了什么事,父母吵架了或是有其它变故? 3)他看起来很沮丧,无精打采。他最近食欲如何?是否 经历了什么创伤和挫折?还是有什么躯体上的疾病? 4)他这样可能是要引起大家对他的注意?为什么要这样? 5)这可能是他面对问题时一个求救的信号? 6)他现在对学习不感兴趣了,或是对我今天讲的内容感觉 无聊?……. 我们可以随意推测出无数个可能,也许唯一能够了解小明行 为的方法就是直接同他面谈。但在决定这样做之前,我们最 好要明确我们的方向和重点,所以我们首先需要最基本的识 别小明问题的程序和方法。 当我们觉察到学生不寻常的行为变化时,我们必须通 过系统化的行为观察过程,识别学生可能的困难,进 而开展我们的行动: 首先,我们应该考虑: 1)这孩子的行为为何不寻常? 2)就你所观察到的,他是否有固定的模式? 3)你还需要收集什么信息来帮助你做出判断? 4)你要向谁收集这些资料? 5)他是否处在立即性的危机中?时间拖延下去会不 会有风险? 6)我可以做什么和他建立较好的沟通关系? 提醒1:谨慎做出判断,避免草率的给学生贴上标签! 其次,进一步的行动: 1)同最了解学生的老师谈谈,获得资料,同你的观察做比较。 2)询问曾和学生相处过的其他老师。 3)了解有关学生的家庭背景,找出可能的家庭原因 4)回顾学生所有有可能的在校记录。 5)找学生的好朋友谈谈,了解可能的原因。 6)安排时间和家长会谈,明了学生在家的情况。 最后,在了解以上资料后,尽可能的做如下整理: 1)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主要生活状态如何? 2)做一些必要的智力、学业、情绪、人际关系、问题行为的心理测量 3)确认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哪些是表现出来外显的,哪些可能是深层次的被掩饰、否认和隐藏不明的。 4)系统的陈述识别的结果: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