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失业与通货膨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宏观经济学 ——失业与通货膨胀 河南大学 盛鹏飞 2014年秋 失业现象 失业现象 片 酬 降 三 成 这已经是跳楼价了 失业总统 加图研究所(Cato Institute)资深研究员吉姆·鲍 威尔(Jim Powell)8月5 日在《华盛顿时报》(The Washington Times)发表评论文章,分析了胡佛和罗 斯福在“大萧条”时期激进税收政策的后果,认为奥 巴马当前的增税政策将阻碍就业创造,让美国经济雪 上加霜。 奥巴马总统和财政部长盖特纳已经作出明确表态 ,要让布什的减税政策在2011年期满后结束,使得作 为就业创者的成功投资者和企业家的税率大幅提高, 尽管眼下失业率仍在9% 以上居高不下。 1. 失业的描述  失业:是指在劳动范围内,有就业能力并且有就业 要求的人口没有就业机会的经济现象。  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之一的人群也属于失业者 (1)被暂时解雇而等待重返原工作岗位的人; (2 )于30天之内等待到新的工作单位报到的人; (3)由于暂时患病或认为本行业一时没有工作可找而 又不寻找工作的无业者。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一定时期全 部就业人口中有工作意愿而仍未有工作的劳动力数字) 。在西方经济学中,失业率被称作“痛苦指数”。 1. 失业的描述——中国的失业率 1. 失业的描述——中国的失业率  中国社科院劳动就业专家冯兰瑞教授认为:2003中 国失业率已接近30%。  美国卡托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多恩认为,2002年 ,中国城市和农村的总失业率已达到10%,失业人数 在3000万至4000万之间。其中,农村的失业率在 10%至15%之间。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程晓农博士估计,中国城市的 实际失业率达到20%,失业人数约有4000万至5000 万人,他认为,我国内地中小城市的失业率都在30% 以上。 1. 失业的描述——失业的分类  摩擦性失业: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由于转换职 业等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失业。这种失业的性质 是过渡性的或短期性的。  结构性失业:由于失业工人的技能与现有工作机会 所需要的技能不匹配而导致的失业。是长期的。失业 者需要培训或重新接受教育。  周期性失业:在经济衰退时,由于绝对的工作缺乏 导致的失业。 1. 失业的描述—— 自然失业率  充分就业 :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充 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是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 。  自然失业:由于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  自然失业率: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 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 稳定状态指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 的状态。(无货币因素干扰)是不可避免的一种失业 率,与自然就业率相对应。 2.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 古典学派: 由于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失业。 工资调整遇到不可下降的下界,出现失业。把这种情 况下的失业称为古典失业,即可以用古典理论来解释 的失业现象。 一般的,古典理论中,真实工资完全富有弹性,能够 随时调整,劳动力市场始终出清。但是,为了解释广 泛存在的失业现象,古典理论作出部分调整,认为非 市场因素(法律、制度)阻止了真实工资的调整,从 而导致失业。 2.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 凯恩斯的解释: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