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餐饮毕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本文从简要分析餐饮业、地位、作用出发,从分析餐饮业供需矛盾中餐饮供需对餐饮消费主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可能造成危害的主要环境因素入手,创新提出了要实现清洁餐饮必须集清洁生产、清洁服务与清洁消费于一体。论述了餐饮清洁生产、清洁服务的供给,是实现清洁餐饮消费,即食品安全的根本保障,并提出在清洁生产、清洁服务与清洁餐饮消费三位一体运营全过程中应实现餐饮业节能降耗减排以及企业的清洁生产的排放和清洁生产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 餐饮业是指专门从事烹制饮食品并提供消费场所和设备、直接为消费者服务的行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重要传统行业,它除了包括众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餐饮企业以外,还广泛包括众多企事业单位的食堂以及社会上一切以人为直接服务对象的行业中的餐饮供应环节,如住宿业、旅游业、长途乘客在旅途中的就餐等。   餐饮业的基本特征:第一,以其直接为消费者吃、喝服务而成为经久不衰的“朝阳”行业。与消费者在家庭中就餐纯属 个人消费行为不同,消费者离家在外就餐就不仅是 个人消费,同时亦是在餐饮公共场所进行的公共消费行为;第二,餐饮业劳动者的劳动是消费者家务“做饭”劳动的社会化。区别仅在于:做饭的家务劳动创造的价值是无酬劳动,不计入GDP总值;而餐饮从业人员的劳动创造的价值是有酬劳动,计入GDP总值。第三,餐饮从业人员的劳动既是物质生产劳动又是非物质生产劳动,兼具产品劳动、服务劳动和商业劳动的特征。后厨师傅生产的主食、菜肴等是形成“新的使用价值”的物质产品劳动;他们生产的“新的使用价值”是一种商品,要现场卖给在前厅就餐(或外卖送餐)的消费者当场即时消费,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商业劳动;在前厅为就餐消费者提供各种就餐服务的劳动是非物质服务劳动。   餐饮业的基本特征决定着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仅对GDP总值增长的贡献日益显著,而且吸纳 就业的能力较强,能带动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如农业、旅游业、食品工业等的发展,以其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著称,成为促进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能满足不同职业、年龄、宗教信仰等特殊社会群体对饮食的特色需求。   餐饮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和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消除它对资源、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压力,更面临着该行业特有的保障餐饮食品安全的压力。所以本文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创新提出实现“清洁餐饮”的新思路:必须集清洁生产、清洁服务与清洁消费于一体。      一、清洁生产原理的由来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清洁生产原理的产生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76年欧共体在巴黎举行的“无废工艺和无废生产国际研讨会”,因为这次研讨会开创了对西方工业化进程中“先污染、后治理”旧的生产模式的革命性变革的先河,这场变革的关键创新思路是要变以往的“末端治理”为“源头预防”或称“源削减”,这就是清洁生产原理的实质,尽管当时还没有明确提出“清洁生产”的概念。1990年美国颁布的《污染预防法案》中对“污染预防”的定义充分体现了清洁生产原理的实质:污染预防是在可能的最大限度内减少生产场所所产生的废物量,包括通过源削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生产中重复使用投入的原料以及降低水消耗量来合理地利用资源,常用的两种源削减方法是改进产品和改进工艺。并明确规定污染预防不包括废物的厂外再生利用和废物处理等[1]。可见,污染预防当时仅局限在企业内部的直接生产过程,不包括企业外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对废物的处置和再循环。“清洁生产”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989年,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环境规划中心对这场关于污染治理的“末端”到“源头”的变革中的各种名称及其内涵各异的表述加以提炼升华的结晶: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久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同年,环境规划署还制定了全球清洁生产行动计划,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上,将清洁生产列为全球《21世纪议程》中的重要内容[2]。   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才引进了源自西方的“清洁生产”,始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厦门举办的清洁生产 培训班上;1993年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上确立了清洁生产在工业污染防治中的重要地位,经过试点和实践,1994年清洁生产被列为《中国21世纪议程》中的重要内容。1998年我国成为《国际清洁生产宣言》的签字国。我国推广应用清洁生产的实践经历了由工业向国民经济各行业、由企业内直接生产过程向社会再生产过程逐步拓展的历程。2002年4月2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200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全面规定了实施清洁生产的主体是“从事生产和服务活动以及从事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3],

文档评论(0)

weidamei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