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文学课件 第三章.pptVIP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文学课件 第三章.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历程概述 一、原始的或自然的分期 殷、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五代、两宋、元、明、清 二、三古说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文科国文门规定分中国文学史教授为三段:一曰上古,自黄帝至建安;二曰中古,自建安至唐;三曰近古,自唐至清朝。 三、郑振铎三期说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1932年 郑振铎把中国文学史划分为古代、中世、近代三个大时期,以本土文学——“结婚”文学——过渡文学的转轨描述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过程,并以此包容中国历史上更迭的朝代文学的兴衰。 四、袁行霈“三古”说 (依据: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参考书目 郑振铎《中国文学史的分期问题》,《文学研究》 1958年第1期。 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第二节 上古文学的经典 《诗经》 一、上古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 1、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几乎都孕育于先秦时期。 2、中国文学的思想基础孕育于上古期。 3、中国的文学思潮以儒道两家为主,一些文学观念如“诗言志”、“法自然”、“思无邪”、“温柔敦厚”等,都产生于这一时期。 4、中国文学的基本格局奠定于上古期。(士大夫作为创作的主体和接受对象,文字作为传播的主要媒介。) 上古文学的经典 《诗经》 《楚辞》 《论语》 《庄子》 《左传》 《战国策》 《史记》 …… 《诗经》不仅是“诗”,且是“经”(永恒性和真理性 )。 中国历代的诗人都从《诗经》那里获得观念的启蒙和诗歌的灵感,并运用《诗经》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表达自己。 二、 《诗经》 (一) 《诗经》的“六诗”或“六义” 《周礼》把“风、雅、颂、赋、比、兴”称为“六诗” 。 《毛诗序》则称“六义”:“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二)雅颂体诗 1 、雅体诗 2 、颂体诗 3、 雅颂体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三)风体诗 《毛诗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音绝)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 1、什么是“风” 2 、“风体诗”的价值 3、风体诗的性质 4、风体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参考书目 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朱自清《诗言志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洪湛候《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 余冠英《诗经选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第三节 中古文学的经典 西厢系列(上) 一、中古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 (一)中国文学走向自觉时代。 (二)文学语言由古奥走向浅近。 (三)诗词曲走向鼎盛(唐诗宋词元曲) (四)小说的兴起 (五)文学传媒出现了印刷出版、讲唱、舞台表演等各种新的形式。 六)文学创作的主体和对象,包括了宫廷、士林、乡村、市井等各个方面。 二、西厢系列 (一)西厢故事的演变 1、“一幻”——唐传奇《莺莺传》 2、“二幻”——董解元《西厢记》 3、三幻——王实甫《西厢记》 (二)西厢故事的文化内涵 1、《莺莺传》——始乱终弃 2、《董西厢》——“从古到今,自是佳人合配才子” 3、《王西厢》——“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参考书目 钱志熙 《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美)宇文所安《初唐诗》, 三联书店,2004年版。贾晋华译。 (美)宇文所安《盛唐诗》, 三联书店,2004年版。贾晋华译。 王力著《王力近体诗格律学》,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加)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徐慕云《中国戏剧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版。 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再版),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参考书目 冒辟疆《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王实甫《西厢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王季思《从莺莺传到西厢记》,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戴不凡《论崔莺莺》,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版。 霍松林《西厢述评》,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段启明《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