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基础计算培训.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节 能 基 础 计 算 培 训 本次节能基础知识培训主要针对墙体及窗户部分的计算、选型,其它一些节能方面的要求由于可调整性不大,因此不做重点讲解,整个过程将以花满园为例进行讲解。 墙体(包括屋面)传热系数的计算 传热系数: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C),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C代替)。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此值为计算值,可变。大家知道“变量×固量=变量”,对于此数值“导热系数(λ,单位:瓦/米·度)/材质厚度(δ,单位:米)=该材质的在传热系数”。在热工学中材质的导热系数为固值,因此每种单一材质的传热系数仅随厚度变化。(每种材质的导热系数不同,但是由于厚度不同,因此不同材质组成的隔热层的传热系数可能相同。) 在规范中还有一个审查指标----热惰性系数D,此值也是计算值:“材质的蓄热系数S×材质的热阻R=热惰性系数D”,热工学中的材质蓄热系数为固定值,因此材质的热惰性系数仅随材质的热阻变化。 下表将列出常用材料的热工性能参数: 序号 材质名称 干密度ρ (Kg/m3) 导热系数λ (W/m·K) 蓄热系数S (W/㎡·K) 1 水泥砂浆 1800 0.93 11.37 2 水泥石灰砂浆 1700 0.87 10.75 3 保温砂浆(聚苯) 230 0.08 0.964 4 加气混凝土 500 0.24 3.51 600 0.25 3.75 700 0.29 4.22 5 空心砖 单排孔 0.91 7.48 双排孔 0.79 8.42 三排孔 0.75 8.38 6 陶粒混凝土 1400 0.70 8.93 7 钢筋混凝土 2500 1.74 17.20 8 XPS挤塑保温板(屋面) 30 0.033 0.36 9 EPS聚苯板(立面) 20-30 0.042 0.36 单一材质的传热系数、热阻、热惰性系数计算。 以200mm厚度加气块(干密度500)和双孔空心砖为例,其传热系数分别为: 加气块: K=0.24/0.2=1.2W/㎡·K R=1/K=0.83㎡·K/W D=3.51x0.833=2.925 空心砖: K=0.79/0.2=3.95W/㎡·K R=1/K=0.253㎡·K/W D=8.42x0.253=2.13 普通墙体传热系数 以常用200mm加气块墙体(干密度500),双面水泥砂浆抹灰(20mm)为例,进行计算 墙体热阻:R=ΣR= 0.2/(0.24x1.25)+0.02/0.93+0.02/0.93=0.71 D=ΣRS=3.321 这里注意1.25此值,此值为导热系数λ和蓄热系数S的修正系数a,是根据墙体的使用功能及部位进行修正,见下表: 序号 材料、构造、施工、地区及使用情况 a值 1 作为夹心层浇筑在混凝土墙体及屋面构建中的块状多孔保温材料(如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及水泥膨胀珍珠岩等),因干燥缓慢及灰缝影响 1.60 2 铺设在密闭屋面中的多孔保温材料(如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及水泥膨胀珍珠岩等),因干燥缓慢 1.50 3 铺设在密闭屋面中及作为夹心层浇筑在混凝土构件中的半硬质矿棉、岩棉、玻璃板等,因压缩和吸湿 1.20 4 作为夹心层浇筑在混凝土构件中的泡沫板等,因压缩 1.20 5 开孔型保温材料(如水泥刨花板、木丝板、稻草板等),表面抹灰或与混凝土浇筑在一起,因灰浆渗入 1.30 6 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砌块墙体及加气混凝土条板墙体、屋面,灰缝影响 1.25 7 填充在空心墙体及屋面构件中的松散保温材料(如稻壳、木屑、矿棉、岩棉等),因下沉 1.20 8 矿碴混凝土、炉渣混凝土、浮石混凝土、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等实心墙体及屋面构件,在严寒地区,且在室内平均相对湿度超过65%的采暖房间内使用,因干燥缓慢 1.15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在热工学中,由于墙体两侧与之直接接触的是空气,空气与墙体之间存在对流换热(热交换的一种形式,主要分为热传递、对流传热、辐射传热),因此,在计算墙体热阻时,应将对流热阻纳入其中,空气的对流热阻仅与空气的温度及空气的流动有关,常用的对流传热系数(即对流热阻的倒数)如下表: 常用的空气对流传热系数及热阻 外墙表面方向 表面特性 对流换热系数α 热阻Ri 内表面 地面、墙面、表面平整或有肋状突出的顶棚,当h/s≤0.3时(h肋高,s为肋间净距) 8.7 0.11 有肋状突出的顶棚,当h/s〉0.3时 7.6 0.13 外表面 外墙或屋顶 19 0.05 此外,对于夏热冬暖地区(广州、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