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17房山高三二模语文
本试卷共 14页,共 150分。考试时长 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
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 小题,共 分。
8 24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 ~8 小题。
材料一
针灸的起源和功效
针灸疗法最早记载于战国时代问世的 《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其中大
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
减轻的效果。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
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
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从此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
..
砭石又被称为针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
这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
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
..
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
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
特点,后来便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渐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渐发展为灸法。
针灸的功效很多。首先,针灸能疏通经络,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这是针灸最基本最
直接的治疗作用。经络 “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
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
畅,气血运行正常。
其次,针灸能调和阴阳,使人的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改善。这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
病发生时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方法是通过改善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
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再次,针灸能扶正祛邪,可扶助机体正气、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
的过程。针灸治病,就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取材于 “百度百科”《针灸》的相关文章)
1.根据 “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对针灸疗法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问世的 《黄帝内经》一书。
B. 针法是用尖利的砭石来刺入身体的某些部位以减轻疼痛的疗法。
C. 灸法是点燃树枝或干草来烧灼、烘烤以缓解或解除病痛的疗法。
1 12
第 页 共 页
D. 具有易于燃烧等特点的艾叶后来成为了灸治的唯一原料。
2.根据 “材料一”,下列对 “针灸的功效”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
B. 运行气血是针灸治疗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
C. 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D. 能发挥扶助机体正气、驱除病邪的作用。
材料二
“中医针灸”申遗成功
2010年11月16 日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正式通过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