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杨学学习心得体会.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向杨学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向杨学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杨学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XX年10月22日)杨学,男,中共党员,木老元乡人大代表、龙潭村村民委会委员、姜寨一组党小组长、   村民小组长。XX年9月以来,施甸县境内持续降雨,地质灾害频发。9月10日上午,杨学   带该村村民杨金对地质灾害进行巡查,当巡查到杨关家时,发现杨关家房屋后山墙有异常,   及时将杨关一家5口人安全劝离家中;为避免塌下的10多方土,淹到了杨关家的墙,而杨关   家只有老人和小孩在家,于是就找来了锄头,想清理出一条排水道,当杨学正在捞排水沟时,   意外发生,他为此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杨学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   的誓言。通过对杨学先进事迹的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我感触很深,收获很大,对杨学同志   的学习要做到天天、时时、事事学,把杨学精神不仅体现在语言思想上,更要落实在的生活   工作实践中。我认为对杨学精神的学习主要有以上几点:   一、学习杨学做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严格按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自入党那一刻开始,就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杨   学家家庭情况十分特殊,生活十分贫 - 1 -困,是家里的顶梁柱。他被选举为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和乡人大代表,为处理好家庭   与工作的关系,他起早贪黑完成乡村两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中午以做自家活为主,打一   个“时间差”,尽照顾家庭的义务,完成群众的重托。尽管家庭一直处于贫困线以下,需要他   努力改变,但是党员和群众的信赖,使他舍小家为大家,为选定的路无怨无悔地走下去。他   所居住的姜寨一组,山高坡陡,交通不便,距村委会15公里,距乡政府18公里。他的出行   主要以步行为主,但是作为一名党员,无论是烈日高照的晴天,还是狂风暴雨的雨天,乡、   村召开的每一次会议他都按时参加,从未缺席。杨学居住地属高寒山区,信息相对闭塞,产   业单一,他虽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他却以党员的身份严于律己,用自己严格遵守   党的纪律的行为书写对党的忠诚。   二、学习杨学为了群众发展生产,不畏困难真抓实干的精神 木老元龙潭村姜寨一组地处   自然环境恶劣、地质灾害频发的高寒山区,多年来,一直处于半封闭状态,组里连一条像样   的村组道路都没有,生产力非常落后,群众生活水平很难低,组里的25户人家口粮多数要靠   政府救济,一直过着人背马驮的生活,劳累与收获极不成正比。当上党小组长的他,看在眼   里,急在心头,立志“再苦再累也要把路挖通”,修一条通往村组主干道的道路。为此,他挨   家挨户到群众家做工作,召开群众会议,嘴皮说破,鞋底磨穿。他的坚持感动了群众,赢得   了大家的支持,终于让群 - 2 - 众明白“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争取不到项目,就带领群众自己动手,终于挖通了   6、7公里长的道路。为了帮助群众发展核桃产业,他起早贪黑为群众嫁接核桃树350多亩;   为了绿化荒山保护环境,他顶风冒雨带领群众植树400多亩。   三、学习杨学作为共产党员在利益面前,先人后已的精神 任村民小组长近十年来,面对   瘫痪的老父亲、聋哑的老叔和患精神疾病的大儿子,他总是毫无怨言的以一个男人该有的责   任支撑着这个家。全组25户人家,124人都拿到了不同的救济和补助,但他从来没有给自己   家安排过。当乡里了解到他家的困难时,多次建议村里给他家安排低保。他总是说:“给别人   吧,我还过得去。”直到离开,都没有给自家安排过一个低保名额。村里和群众实在看不下去,   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他瘫痪的父亲、聋哑的老叔和患病的儿子安排了低保,他永远也不会   知道,也拒绝不了了。但有谁知道,直到离去,也从来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做客赶集时穿   的体面衣服都是儿子穿过的。   四、学习杨学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杨学在生活中无论是谁有困难他都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且从来不计个人得失,不   图群众回报。平常都用自家的骡子义务帮助群众运输进出的物品,从不收取任何报酬。今年   5月,杨学在给村民分发村委会的500元公益林资金补助时,回家的路上遇到了生活比轻困   难的杨连达。知道杨连达的媳妇患病住院生活 - 3 - 比较贫困,杨学就将自家分到的20元公益林资金给了杨连达。并将杨连达一家生活困难   的情况反映到了村委会,争取到了1000元的民政救助资金。XX年2月65岁的杨时怀因与   儿子闹矛盾独自生活,他在抗旱期间,坚持每两天送水给杨时怀一次,并免费到施甸县城帮   助杨时怀托运大米。这样他无私帮助村民的事例数不甚数,力所能及的给予群众的帮助。 杨学牵挂着群众,群众舍不得他,家人离不开他。但为群众生命财产他毅然无憾离去,   用短暂的一生书写了一名基层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