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5
目錄
第壹章
摘要
p.2
第貳章
前言
p.2
第參章
材料與方法
p.3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p.3
第伍章
附件
p.5
綠豆發芽率和酸鹼度(ph值)的關係
作者:霍愷得、劉上儀、陳君貌、陳崇軒、王若凡
摘要
在充滿著過多酸與鹼的世界中,瞭解植物對酸鹼度的發芽率變化,是十分重要的。我們用實驗材料製造出模擬過酸、過鹼的環境,並研究其發芽率結果變化,可以發現,在過酸、過鹼環境中綠豆發芽率下降,中性活的最好。透過這個實驗,我們瞭解就算是綠豆這種低條件需求的生物也不能忍受過酸及過鹼,因此知道要改善地球危機,才能與生物共存。
關鍵字:
綠豆、酸鹼、ph值、發芽率、生長環境
前言
現在的環境變化越來越劇烈,環境中充滿著越來越多對人體不健康的過酸或過鹼物質。例如因為空氣污染而產生的酸雨濃度越來越高…等等,所以觀察植物對於酸鹼度之發芽率的影響成為非常重要的話題。設計這一個實驗觀察是為了了解到我們未來耕作的食用植物能否收成良好,以及如何在充斥著不健康因子的環境下繼續生存,與人類一同朝明天邁進。
材料與方法
材料:綠豆*30 培養皿*3 棉花*3
稀釋過的醋*10ml 稀釋過的小蘇打水*10ml
水*10ml
方法:
1.在三個培養皿各別放入一片棉花。
2.在培養皿底部貼上酸鹼標籤紙。
3.將綠豆浸入水中20個小時左右,以利發芽。
4.調製經稀釋過的醋溶液及小蘇打粉水,比例為9:1,水佔9成。
5.在培養皿中放入泡好的綠豆*10顆。
6.在各個培養皿中依標籤倒入酸鹼液10ml。
7.種植兩個禮拜後觀察結果。
結果與討論
結果:
項目
發芽率
備註
酸性溶液
0﹪
綠豆會和酸性溶液起作用,發黑
中性溶液
90﹪左右
基本上十顆中有八九顆發芽
鹼性溶液
20﹪左右
綠豆顏色會偏黃,發芽率減低很多
討論:
我們有兩次實驗,再做第二次是因為擔心第一次實驗因為沒有泡水而不標準,再加上沒有證據證明綠豆降低發芽率是因為酸鹼,所以第二次增設「中性」一條。
經過這個實驗,我們學到了酸鹼度不同對植物的影響,像綠豆這樣,生長條件的要求不會很高、比較好生存的植物,都會因酸鹼度的改變而減低發芽率甚至死亡,更何況是一些生存條件較高或稀有、需要特定環境的植物要如何生存。人類在身為萬物之靈、運用腦袋獲得自我利益的同時,也要保護周遭的環境,因為,讓自然與人類永續和諧共存,才是長遠的正確策略。
附件
中性綠豆,發芽率幾近100﹪
中性綠豆,發芽率幾近100﹪
酸性和鹼性都幾乎沒發芽
酸性和鹼性都幾乎沒發芽
發芽率一覽
顯示第一次實驗(無泡水)及第二次實驗(有泡水)差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当代书法家排行榜.doc VIP
- 2018重庆市爆破工程计价定额.pdf
-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2-3选择结构程序设计(1):if语句的3种形式、条件运算符及应用(2课时).pdf VIP
- 独立储能电站经济效益方案分析.pdf VIP
- 信息论与编码.ppt VIP
-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讲解课件.pptx VIP
- 《高手之路 Lightroom系统教程》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x VIP
- 北京交通大学《无线通信基础》ppt课件 06章 信道编码.pptx VIP
- 《餐饮服务与数字化运营》 课件全套 项目1--7 餐饮概述---餐饮服务质量管理.pdf
- 170页-【可信数据空间】医保可信数据空间设计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