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试卷(教师).docx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试卷(教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汉台区徐望镇中心小学 2019 年“ 4?15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测试卷(教师) (总分: 100 分 答题时间: 120 分钟) 姓名: _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 )的共同义务。 A. 国家工作人员 B. 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 C.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 D.包括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 《国家安全法》 规定,机关、 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 ( )教育。 A. 职业道德教育 B. 维护国家安全教育 C.政治思想教育 D. 职业技术教育 网信、电信、公安、国家安全等主管部门发现某单位网站信息中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对该单位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处理。以 下措施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责令该单位停止传输信息 责令该单位删除相关信息 C.没收该单位所有互联网服务器,停止互联网接入服务D.责令该单位关闭网站 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时, 经出示相应证件,有权( )中国公民或者境外人员的身份证明。 A. 公开 B. 查验 C. 销毁 D. 扣押 5. 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保守所知悉的有关反间谍工作的( ) A. 国家秘密 B. 个人隐私 C. 个人秘密 D. 商业秘密 6.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 )、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义务。 A. 隐瞒 B. 协助 C. 抵抗 D. 误导 对被教唆、胁迫、引诱参与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或者参与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人员,公安机关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和监护人对其进行( )。 A. 拘留 B. 帮教 C. 监管 D. 监视居住 在境外受胁迫或者受诱骗参加敌对组织、间谍组织,从事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安全的活动,入境后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 ) A. 处以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 B. 应当从重处罚 C. 可以以钱代罚 D. 可以不予追究 对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以及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 谍器材的,国家安全机关可以依法对其人身、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 ) A. 搜查 B. 查封 C. 没收 D. 销毁 公安机关调查恐怖活动嫌疑, 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可以根据其危险程度,责令恐怖活动嫌疑人员遵守一定的约束措施。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法定约束措施? ( ) 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指定的处所 不得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或者从事特定的活动 C.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进入特定的场所D.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与其他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国家安全工作应当统筹( ) A. 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 B. 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 C.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 D. 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2. 关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涉及国家安全的行政法规,规定有关行政措施,发布有关决定和命令。 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决定军事战略和武装力量的作战方针,统一指挥维护国家安全的军事行动,制定涉及国家安全的军事法规,发布有关决定和命令。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应当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 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搜集涉及国家安全的情报信息。 3. 反恐怖主义工作坚持( )原则。 A. 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B. 防范为主、惩防结合 C.先发制敌、保持主动 D. 预防为主、打击为辅 4. 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应当尊重公民的( ) A. 政治立场B. 宗教信仰自由C. 民族风俗习惯 D. 言论自由 5. 恐怖活动人员,是指( ) A. 实施恐怖活动的人 B. 恐怖活动组织的成员 C.恐怖组织成员配偶 D. 恐怖组织成员子女 因报告和制止恐怖活动,在恐怖活动犯罪案件中作证,或者从事反恐怖主义工作, 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 经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申请, 公安机关、 有关部门应当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1 B. 禁止特定的人接触被保护人员 9. 公安机关是反间谍工作的主管机关。( ) C.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10. 《反恐怖主义法》的规定:煽动、胁迫他人以宗教仪式取代结婚、离婚登记的 , 由 D.变更被保护人员的姓名,重新安排住所和工作单位 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c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