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当代企业劳动安全与健康保障浅析毕业论文.doc

对中国当代企业劳动安全与健康保障浅析毕业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浅析对中国当代企业劳动安全与健康保障 目录 TOC \o 1-2 \h \z \u 一、我国企业的劳动安全和健康保障的现状 h 1 二、我国企业的劳动安全和健康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h 2 (一)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h 2 (二)劳动安全卫生监督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h 3 (三)关于责任追究问题及原因 h 4 三、建立我国劳动安全和健康保障体系,实现零风险的对策选择 h 5 (一)确立企业在安全卫生保障方面的角色 h 5 (二)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职业灾害补偿制度 h 5 (三)兴起“零”灾害运动 h 6 (四)执行SA8000标准 h 6 (五)着力安全培训 h 7 (六)推行双赢劳动 h 8 四、结束语 h 8 附录 h 10 参考文献 h 15 谢辞 h 16 一、我国企业的劳动安全和健康保障的现状 近年来, 我国非矿山企业、矿山企业、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火灾、铁路、民航等各类事故每年导致非正常死亡人数约10 万人, 其中工矿企业职工因工死亡人数约为116 万人。我国原煤产量约占全世界煤炭总产量的1/ 5 , 工伤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煤矿的4/ 5。我国煤炭产量与美国相近, 但百万吨死亡率达却是美国的200 多倍。中国发生了一系列特大的安全卫生事故,令人震惊:从2001年的广西南丹矿区特大透水事故到2005年广东兴宁透水事故煤矿;从北京密云特大伤亡事故,到连年事故的不断宁武重大安全事故,每年死伤人数众多。职业危害也令人触目惊心, 受伤害的更是不计其数。特别是一些新建企业, 劳动环境恶劣。据卫生部对1 426 家外商投资企业的调查,37.2 %的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职业危害, 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工人占生产工人的34.7 %。这些情况暴露出中国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检讨。 就是以上这样严重的状况, 现在的统计并未能完全反映出目前安全生产严峻形势的真实情况, 出现了死亡人数比重伤人数多, 一般工伤事故数量连年下降, 重大伤亡事故居高不下, 不符合事故规律的现象。其原因是有相当数量的伤亡事故被瞒报、漏报、不报。例如1999 年3 月发生在邯郸市磁县的一起小煤窑透水事故, 使32 名矿工罹难, 竟一瞒了之。职业病统计也令人难以置信。据统计,我国目前有1 600 多万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工人, 每年应接受职业性健康监护1 000 万人, 而实际接受检查的只有1/ 3 , 其余2/ 3 的应检人群中仍存在相当数量的职业病患者。这里还不包括那些职业危害严重的乡镇企业、私人小作坊和那些已经返乡又被检查出患有职业病的农民工。严重的伤亡事故每年使上万名职工失去生命, 数十万名职工致残, 也使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职业危害对职工生命与健康也造成极大的威胁, 不少职工工作不久就丧失劳动能力, 长期受到病魔摧残; 一些孕龄女职工造成终身不育不孕, 给其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有的职业病患者因不忍病痛的折磨而自杀身亡。综合说来,目前劳动安全与健康保障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劳动安全和健康保障方面的投资不足。投资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得知:影响企业安全投资行为及其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投资意愿是指企业决策者对待安全生产的态度,对安全投资的态度,即决策者是否有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而自愿合理地加大安全投资的意愿。投资能力是指企业决策者是否具有对安全投资进行分析、策划、实施以及审核的能力。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经营主体,同时也是安全投资项目的具体实施者。国家和行业有关安全投资的各种管理制度最终都要由企业来实现。但从目前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上分析企业安全投资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其表现为:(1)投资意愿不足、投资少;(2)投资能力差。 其次,从就业保障方面看,保障制度执行不力。《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许多用人单位根本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即使签订了合同也是一些对资方有利的无效合同。造成一旦发生纠纷难以调查取证的后果。 第三,劳动者的劳动安全意思薄弱。劳动安全的效能发挥,离不开管理的主体、对象,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他们的安全文化素质及其安全文化环境直接影响管理的机制和能接受的方法。目前人们愈来愈注意到,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不断推动安全文明生产,保护员工在劳动中的安全和健康的关键。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通过认真分析目前安全管理的现状,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以求达到消除隐患,杜绝事故的目的。主要从人的安全意识进行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惰性思想;2、习惯违章;3、紧张心理

文档评论(0)

weidamei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