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是如何被发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青霉素是如何被发现 发现与发明——造福人类的青霉素 在科学史中有两个极为有名的关于“偶然”的故事。其一是苹果砸在牛顿头上,然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另外一个则是青霉素被发现的故事。两个故事都印证科学发现中一个很经典的定律:机会总是给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是一个偶然。但是正是他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才铸就了这个偶然,也挽救了众多的生命。 方法/步骤 青霉素发现的背景:青霉素发现以前,因为伤口细菌感染导致的伤口恶化,是困扰医学界一个很大的难题,这让即使手术成功的病人还是不得不承受着很大的生命危险。而金色葡萄球菌就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金色葡萄球菌有嗜肉菌之名。人的伤口感染之后极易引起感染,伤口恶化。而弗莱明则从事的是此方面的研究。 金色葡萄球菌耐盐度高,培养基为了保证菌种纯正会加入限制其他菌种生存的物质,金色葡萄球菌则是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食盐以防止其它杂菌生长。而故事首先是因为培养基而开始的:因为培养基没有加入高浓度食盐,并且没有盖上盖子与空气隔绝。不久之后培养基上长出了青霉,而一般说来,这样的培养基就已经没用了。这本来是一个工作的疏忽。 这里要说到的是青霉素并不是指的青霉,虽然青霉素由青霉产生。青霉并不是一种神秘的物质,橘子变质就很容易长出青霉。所以培养基上长出青霉,本来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恰巧的是弗莱明这次没有司空见惯。他将培养基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青霉生长的菌落,金色葡萄球菌都出现了死亡。他意识到青霉可以制造一种可以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物质。当然这就是青霉素。 但是说青霉素发现到此为止还是不完善的。因为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从发现到实用的过程。青霉素在发现之初存在一个提纯的问题。后面的科学家(钱恩、弗罗里)进行了青霉素的提纯研究,让青霉素的抗菌能力达到了一个很有效的程度,青霉素的发现在世界大战之际。在大战中挽救了众多的生命。 随着青霉素的发现,更多的抗菌素也相继被生产出来。医学界进入一个抗菌素的时代。但是随着抗生素的滥用,新的问题出现了,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抗生素的药效越来越有限。这不得不让人期待下一个伟大的偶遇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是英国细菌学家。1922年,他发现人的眼泪、唾沫及感冒后的鼻涕里都含有一种能溶解细菌的物质,并为它取名为溶菌酶。弗莱明认为,溶菌酶可用作抗生素。为了进一步研究溶菌酶的抗菌效果,他需要纯化的细菌。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只能用琼脂培养皿自己培养分离不同的细菌。一切都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直到1928年夏天,弗莱明发现其中一只培养皿内的霉菌有点特别,霉菌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但远处的细菌却正常生长。弗莱明对这一现象百思不得其解,但多年形成的科学素养让他觉得不该将这个奇怪的现象随便放过。敏锐细心的弗莱明不仅保留了原始的培养皿,而且还拍了照,并就此进行深入的研究。他将这种奇特的霉菌孢子取出,单独培养,并在其周围划分扇形区,接种上不同的细菌,结果发现有的细菌生长,有的则不生长。他又将该霉菌种入液体培养基中,也发现有的细菌生长,有的不生长。分析后发现,该霉菌能杀死炭疽杆菌、白喉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凶猛的革兰氏阳性菌,而革兰氏阴性菌如痢疾杆菌、流感杆菌、伤寒杆菌等都不受影响。根据长期研究溶菌酶的经验,弗莱明推断这种霉菌一定是产生了一种抗菌物质,而这种抗菌物质有可能成为击败细菌的有效药物。按惯例,1929年,弗莱明将这种抗生素命名为青霉素。   由于当时的医学界不相信青霉素的治疗效果,而且弗莱明所在的研究所的所长也不支持对青霉进行深入研究,弗莱明只好孤军奋战。由于缺乏必要的实验条件、实验经费及合作者,他终究没有成功地将青霉素分离提纯出来,以进行临床试验。直到10年后,二战爆发,巨大的战争伤亡对抗菌药物产生了迫切的需求,凡是有可能抢救生命、防止感染死亡的药物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支持,青霉素才被人从故纸堆中翻了出来。完善的设备、充足的经费以及弗洛力和钱恩等20多名病理学家、生物学家、细菌学家、医学家一年的分工合作,才奠定了青霉素的治疗学基础。青霉素这种特效药花了近十年的时间才走完从发现到临床应用的过程。   青霉素的发现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1928年的夏天不是凉快潮湿的天气,如果某个青霉孢子没有幸运地落在弗莱明的实验培养皿上,如果弗莱明对这个意外事件漠然置之,青霉素能否发现或者能否在20世纪40年代就造福人类,我们都无法假设。但青霉素走向临床又有一定的必然性:社会对抗生素的迫切需求,微生物学、病理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多学科的配合等都加快了青霉素的开发应用过程。所以说,一个药物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应用存在很多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缺了哪一个都可能会导致最终的失败。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青霉素的发现与应用确实是人类的一大幸事。 青霉素再次发现之后,它的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