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学院药学院生物技术制药课件第三章 基因工程制药(2).pptVIP

温州医学院药学院生物技术制药课件第三章 基因工程制药(2).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基因工程的工具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DNA聚合酶 核酸酶 核酸修饰酶 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是一类能识别特殊核甘酸序列,并水解DNA分子的磷酸二酯键,从而切断双链DNA的核酸水解酶。 主要存在于原核细菌中,帮助细菌限制外来DNA的入侵 作用。 (一) 限制性内切酶的来源 寄主控制的限制(restriction) 与修饰 (modification) 现象: 人们发现侵染大肠杆菌的噬菌体都存在着一些功能性障碍。即所谓的寄主控制的限制与修饰现象简称(R/M体系)。 细菌的R/M体系类似于免疫系统,能辨别自身的DNA与外来的DNA,并能使后者降解掉。 R/M体系: 是由两种酶活性配合完成的: 一种是修饰的甲基转移酶 另一种是核酸内切限制酶 E.coliB含有EcoB核酸酶和EcoB甲基化酶 ※当λ(k)噬菌体侵染E.coliB时,由于其DNA中有EcoB核酸酶特异识别的碱基序列,被降解掉。而E.coliB的DNA中虽然也存在这种特异序列,但可在EcoB甲基化酶的作用下,催化S-腺苷甲硫氨酸(SAM)将甲基转移给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定碱基,使之甲基化。 ※EcoB(大肠杆菌B株)的核酸酶不能识别已甲基化 的序列。 ※限制性内切酶本是微生物细胞中用于专门水解外源DNA的一类酶,其功能是避免外源DNA的干扰或噬菌体的感染,是细胞中的一种防御机制。 ※由于R/M现象的发现使得核酸内切酶成为基因工程重要的工具酶。 为此,W.阿尔伯,H.史密斯和D.内森斯三人共同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二) 限制性内切酶的分类与命名 根据酶的功能、大小和反应条件,及切割DNA的特点,可以将限制性内切酶分为三类: Ⅰ型酶、Ⅱ型酶、 Ⅲ型酶 Ⅰ型酶: ※ 1968年,M.Meselson和R.Yuan在E.coliB和E.coliK中分离出的核酸内切酶。如 EcoK 和 EcoB ※分子量较大,反应需Mg++、S-腺苷酰-L-甲硫氨酸(SAM)、ATP等。 Ⅰ类酶虽然能够在一定序列上识别DNA分子, 并能同DNA分子作用, 因其识别DNA后, 要朝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移动一段距离(通常为1000个碱基左右),并且要形成一个环才能切割DNA, 所以识别位点和切割位点不一致,产生的片段较大。 这类酶有特异的识别位点但没有特异的切割位点,而且切割是随机的,所以在基因工程中应用不大。 Ⅱ型酶 ※1970年,H.O.Smith和K.W.Wilcox在流感嗜血Rd株中分离出来的限制酶。 ※分子量较小(105Da),只有一种多肽,通常以同源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反应只需Mg++的存在,并且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使这类酶在基因工程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识别位点是一个回文对称结构,并且切割位点也在这一回文对称结构上。 许多Ⅱ型酶切割DNA后,可在DNA上形成粘性末端,有利于DNA片段的重组。 Ⅲ型酶 这类酶可识别特定碱基顺序,并在这一顺序的下游的24~26bp处切开DNA,所以它的切割位点也是没有特异性的。 各种限制与修饰系统的比较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命名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命名原则: 第一个字母:大写,表示所来自的微生物的属名的第一个字母。 第二、三字母:小写,表示所来自的微生物种名的第一、二个字母。 其它字母:大写或小写,表示所来自的微生物的菌株号。 罗马数字:表示该菌株发现的限制酶的编号。 例:EcoR I: 来自于Escheria coli RY13的第一个限制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命名 属名 种名 株名 Haemophilus influenzae d 嗜血流感杆菌d株 H i n d III d株中发现的第三个酶 (三) II型限制性内切酶的基本特征 1. 基本特征 1.识别双链DNA分子中4 - 8对碱基的特定序列 2. 大部分酶的切割位点在识别序列内部或两侧 3.识别切割序列呈典型的旋转对称型回文结构 ?? II型限制性内切酶的基本特征 粘性末端 平末端 同裂酶 同尾酶 限制性内切酶在DNA克隆中的应用 第二节 基因工程的工具酶 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二、DNA连接酶 三、DNA聚合酶 四、核酸酶 五、核酸修饰酶 DNA连接酶 能够将DNA链上彼此相邻的3’-羟基( OH )和5’-磷酸基团(-P),在NAD+或ATP供能的作用下,形成磷酸二酯键。 只能连接缺口(nick),不能连接裂口(gap)。而且被连接的DNA链必须是双螺旋DNA分子的一部分。 连接酶的作用机理 连接酶先与ATP作用,以共价键相连生成E-AMP中间体。中间体即与一个DNA片段的5‘-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