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规范.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AE-China J2201-2013 - PAGE II-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规范 SAE-China JXXXX-2013 汽车用热镀锌/锌铁合金钢板和钢带 Hot-dip zinc/zinc-iron alloy coated steel sheet and strip for automobile use (公示稿) 2013-xx-xx发布 2013-xx-xx实施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发布 SAE-China JXXXX-2013 PAGE III 目 录 TOC \o 1-3 \h \z \u 前言 h III 汽车用热镀锌/锌铁合金钢板和钢带 h 1 1范围 h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h 1 3术语和定义 h 1 4分类和代号 h 3 5技术要求 h 4 6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h 8 7试验 h 8 8数值修约规则 h 8 9法规要求 h 8 10本规范其他未尽事宜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 h 8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h 9 附 录B (资料性附录) h 11 附 录C (资料性附录) h 13 前言 为了满足中国汽车产品设计开发的需求,根据国内外汽车用热镀锌钢板及钢带的生产情况,参考EN、JFS、GB等钢板技术标准,特制定此标准。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技术规范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技术规范由XXXXXXXXXXXXXXXXXXXXXX提出。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批准。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 SAE-China JXXXX-2013 — PAGE 14 — — PAGE 11 — 汽车用热镀锌/锌铁合金钢板和钢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热镀锌/锌铁合金钢板和钢带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代号、技术要求、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试验、法规要求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企业生产的车辆中使用的热镀锌/锌铁合金钢板和钢带,以下简称钢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2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1031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 轮廓法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 1839 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GB/T 2523 冷轧金属薄板(带)表面粗糙度和峰值数的测量方法 GB/T 2975 钢及钢产品 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 5027 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 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 GB/T 5028 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 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的测定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24173 钢板 二次加工脆化试验方法 GB/T 24174 钢 烘烤硬化值(BH2)的测定方法 GB/T 25052 连续热浸镀层钢板和钢带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热镀纯锌镀层 hot dip zinc coating (Z) 热镀锌生产线上,将经过预处理的钢带浸入熔融锌液中所得到的的镀层。熔融锌液中锌含量应不小于99%。 3.2热镀锌铁合金镀层 hot dip zinc-iron alloy coating (ZF) 热镀锌生产线上,将经过预处理的钢带浸入熔融锌液中所得到的镀层。熔融锌液中锌含量应不小于99%。随后,通过合金化处理工艺在整个镀层上形成锌铁合金层,合金镀层中铁含量通常为8%~12%。 3.3无间隙原子钢 interstitial free steels(U) 无间隙原子钢是在超低碳钢中加入适量的钛或铌,使钢中的碳、氮间隙原子完全被固定成碳、氮化物,钢中没有间隙原子存在的一类钢。 3.4高强度无间隙原子钢 high strength interstitial free steel (Y) 在无间隙原子钢中添加一定量的磷、锰、硅等强化元素,使钢在具有较高强度的同时又保持良好的成形性能。 3.5低合金钢 low alloy steels (L) 在低碳钢或超低碳钢中,通过单一或复合添加铌、钛、钒等微合金元素,形成碳氮化合物粒子析出进行强化,同时,并通过微合金元素的细化晶粒作用,以获得较高的

文档评论(0)

xiedenglo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