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前 言
●●
QIAN YAN
生态旅游作为一项以保护性、教育性和责任性为重要特征的旅游活动,是世界各国
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现实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各
国旅游者的时尚和旅游业的发展热点,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是旅游业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途径和实践形式。
在我国,生态旅游从20世纪90 年代开始起步,现已被大众广泛接受且发展迅猛,
但实际的情况如何呢? 据统计,在已经开展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中,有44%的保护
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声污染,3%有空气污染,22%由于开展生
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受到损害,11%出现资源退化。 这说明我国很多生态旅游实践 1
并没有达到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南溥指出,在开展
生态旅游的许多区域内“真正达到生态旅游要求的寥寥无几”。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
家委员会秘书处处长韩念勇认为,“真正意义的生态旅游在中国几乎是空白”。 生态旅
游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告诉我们:生态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亟需完善的理论体系指导
与支撑。 当然,如果把生态旅游活动局限在体现其本质要求的理论框架内进行,生态旅
游就变成了一种很神秘的东西,限制了大众游客的参与,也将弱化其环境教育功能,并
使生态旅游失去持续发展的基础。 因此,建立完善的生态旅游理论体系与积极开展满
足多样化需求的生态旅游实践活动同等重要。
近些年来,有关生态旅游的学术或科普书籍众多,但缺乏对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
构成体系及其实践进展的系统性介绍,本书则全面地介绍了有关生态旅游理论及实践
各方面的内容,既汲取了相关论著、教材之所长,又融入了作者的观点及相关研究成果,
特别是反映了国内外近年来最新的理论成就与实践经验。 本书在每一章均设有导入式
阅读、若干扩展阅读以及相应的案例介绍,可以更好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拓宽视
野。 本书可作为本、专科院校的生态旅游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生态旅游开发、
规划、设计、管理等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共十章,主要内容有:绪论、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与生态旅游系统、生态旅游主
体———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客体———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媒体———生态旅游业、
前 言
生态旅游载体———生态旅游环境、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评价、国
内外生态旅游典型发展模式与经验、国内外生态旅游趋势展望。 全书由陈玲玲负责拟
定大纲,提出撰写的体例格式,组织撰写工作和全书最后的统稿。 各章撰写分工如下:
陈玲玲、严伟完成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章;潘鸿雷、陈玲玲完成第四、
第十章;陈玲玲、陈吉韵完成第七章。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引用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相关
文献,对于他们的劳动在此表示感谢,同时也感谢我的家人一直以来给予的支持
与鼓励。
由于水平有限,错讹之处在所难免,祈盼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
陈玲玲
2012年7月于金陵
2
目 录
●●
MU LU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内涵与产生背景……………………………………………… 1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 6
第三节 生态旅游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