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 ——狄德罗 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 R 八年级上册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还记得里面是分别怎样描写小草的吗? 导入 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从“绿绿的”知道春天来了;从“暗黄色”知道冬天已经降临。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大家解释其中的道理。 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作者简介 字词注音 萌发 融化 翩然 孕育 销声匿迹 呈现 风雪载途 酝酿 纬度 草长莺飞 衰草连天 wěi méng róng piān yùn nì chéng zài zhǎng yīng yùn niàng shuāi 词语解释 次 第: 孕 育: 簌 簌: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年年如是: 周而复始: 一个挨一个地。 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纷纷落下的样子。 躲藏起来不露面。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行迹。匿,隐藏。 风雪遍地。载,充满。 每年都这样。是,这。 形容循环往复,转了一周又一周。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每小节的中心句。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1-3 4-5 11-12 6-10 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 学 说明物候学对农 业的重要性 说明决定 物候现象迟早的各种因素 说明研 究物候学 的意义。 精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写四季时抓住了各季节的哪些特点?其中“萌”“次第”“渐渐”“簌簌”“载”等词用得准确生动,试说一说。 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 繁花“次第开放”; 夏天,“植物孕育果实”; 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落下”; 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 “萌”,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态 “次第”,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春天的气息。 “渐渐”,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 “簌簌”,模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肃杀。 “载”,即充满,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第二自然段中,能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为逗号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杏花,桃花二者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中。再则,前一句说的是春季的物候,后一句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第三,前后两句句型也不同。 快速阅读第三部分(6-10)“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课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是按照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来安排的,在行文上使用“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 精读课文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由空间到时间的条理性来安排说明顺序的。这样安排言之有序,很有条理,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不同,有主有次,不能等量齐观。 课文除了介绍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还介绍了哪些内容? 物候和物候学的含义,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研究物候学有重要意义。 精读课文 理解古代诗歌中包含的物候知识。 古诗中也提到了物候现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周诗人庾信的《梅花》,诗人原来居住在南方,梅花开得较早,在农历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已经感觉到梅花应该凋残了。居住北方,仍然在腊月下雪天去寻梅。哪知花还没有开,却饱受了冰雪严寒之苦。看来,物候现象的来信决定于纬度,南北差异比较明显。 课后练习中也有一首古诗,同学们来分析一下,包含着怎样的物候知识。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原来古诗中蕴含着如此丰富的物候知识。 精读课文 理解题目的含义。“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 “大自然的语言”是指“草木枯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03 阅读填空20篇(中考真题+各区名校模拟)2023年广州中考英语冲刺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VIP
- 产品结构设计课作业.doc VIP
- 临床药物治疗学模拟考试题+答案.docx VIP
- 临床药物治疗学考试题与答案.docx VIP
- 霸碗 盖码饭 智能炒菜机器人 品牌手册(2023Q4版).pdf
- 临床药物治疗学考试题+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全集全册.doc VIP
- 2011-2016年淮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汇总.pdf VIP
- 2011-2016年淮北师范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汇总.pdf VIP
- 《小型悬臂起重机结构设计计算》18000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