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14
二模现代文阅读训练
【建邺】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1-12题。(13分)
丰子恺漫画里的春天
陈向向
??众所周知,丰子恺是描绘童心的高手,他的漫画渗透着天真稚朴的气息,让生活在尘缘中的俗子,能暂缓“棋局”一般成人世界的谋虑,从孩童的眼神看到生命的真谛。然而,人们忽略了,丰子恺也是漫画春天的高手,因为童心和春天是相通的。
一年社日都忘了,忽见庭前燕子飞。禽鸟也知勤作室,衔泥带得落花归。
——清·吕霜
以诗入画、以画配诗是中国文人画的传统,记得小时候看《红楼梦》,看到黛玉葬花,不免生怜。然而春思是另一种情调,它有淡淡的惆怅,又有朦胧的期盼。一个半倚廊柱的少女,手里拿着“烦恼扇”,双燕的飞姿和盆栽的生机,舞动出阵阵春韵,与少女寂寥的背影形成对比。于是,在简洁的点、线、面中,我们找到了春的芳然。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
——晋·陶渊明
当丰子恺看到少男少女在流水边徜徉嬉戏,享受春意的明媚,不禁吟出“春水满四泽”。陶渊明的这句诗,原本只是描写春之景象,在丰子恺笔下却充满浓郁的人情。丰子恺的作品始终不离“人”,他用一双“有情”的眼睛观察着这个世界,慈悲着这个世界里的每一个人。在这幅画里,二人一柳一梅相映成趣,荡春风,沐春水。
典却春衫办早厨,老妻何必更踌躇。瓶中有醋堪烧菜,囊里无钱莫买鱼。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
——元·吕仲实
根据这首诗,丰子恺描绘了春日、草庐、年轻的父母和幼儿,透露着与世无争、平淡和睦的气息。在丰子恺的春天意象里,有一份陶渊明式的境界。这个桃花源应该在春天里,在历经劫难的寒冬之后。在此意境中,有一种万物生的蓬勃与情的亲昵……这种醉人的味道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画得出来。
打动我的,还有《闲庭春画》。描绘童心意趣是丰子恺最擅长的,在他的笔下,孩童手上的玩具由竹蜻蜓变成了小飞机、由小木车变成了小汽车。这个新时代的童话里,流淌的依然是童年的憧憬,是你我都有的简单幸福。
在丰子恺那里,春天有一种无所事事的闲趣和偶得的情调,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随然。他以童心无忌的画笔,打破了对春的僵化解读,用年画一般的情调,让众生感受春暖的亲昵。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04月13日12版,有删改)
11.陶渊明, (填朝代)诗人,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 》《 》(填一文一诗)。文中所说“陶渊明式的境界”在吕仲实诗中有哪些具体表现。(6分)
?
12.结合文章和下面四幅画,回答问题。(7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于是,在简洁的点、线、面中,我们找到了春的芳然”是作者对图 的评价,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是诗画结合的典范,请品析。(从点线面构图、色彩搭配、情感意境的角度分析)(4分)
?
(2)“他以童心无忌的画笔,打破了对春的僵化解读,用年画一般的情调,让众生感受春暖的亲昵。”上面四幅画哪一幅最像传统年画?说说你的理由。(3分)
【注】年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表达了民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3-16题。(13分)
材料一:漫画《我为什么不幸福》 材料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求(身体对食物、温暖等的需要)安全需求(对保护、秩序、稳定的需要)社会需求(爱情、友谊、归属感)
生理需求
(身体对食物、温暖等的需要)
安全需求
(对保护、秩序、稳定的需要)
社会需求
(爱情、友谊、归属感)
尊重的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