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精属5种药用植物根状茎结构和其组织化
学定位
[摘要]目的:研究5种黄精属植物黄精 Polygonatum sibiricum.多花黄精 P. cytonema、长梗黄精 P. f订ipes、湖北黄精 P. zanlanscianense 和玉竹 P. odoratum的显微结构及组织化学定位。方法:运用荧光显微 镜观察维管束的类型,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晶体的形 态,运用组织化学开展多糖、皂昔与挥发性成分的定位研究。 结果:黄精属植物的维管束结构类型主要有外韧型、不完全 周木型和周木型3类,种间导管分子排列疏密有区别。扫描 电镜下,黏液细胞内的针晶束形似柱晶束。黄精属植物根状 茎中,多糖类物质多分布于黏液细胞中,皂昔类和挥发油类 物质多分布在黏液细胞以外的基本组织中。结论:黄精属植 物根状茎中维管束类型和导管的排列状态特征可以作为种 间鉴别的重要依据;多糖与皂昔类化合物的分布于不同的细 胞组织。
[关键词]黄精属;组织化学定位;维管束;针晶束
我国黄精属Polygonatum共有39种,其中31种有药用 记载[1],包括黄精和玉竹2味常用中药,具有滋阴润肺, 养胃生津等功效。《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药材黄精来源 于植物黄精P. sibiricum Delar. ex Redoute.多花黄精 P. cytonema Hua 和滇黄精 P. kingianum Coll, et Hemsl 的根状茎;药材玉竹来源于植物玉竹P. odoratum (Mill.) Druce的根状茎。由于该属药用部位形态特征与显微结构具 有相似性,很多类群均在不同地区分别作黄精与玉竹流通。 为此一些学者开展了药材性状与显微特征的研究,但结果报 导不一致,如施大文报导黄精属植物根状茎中维管束类型有 外韧型和周木型[2],而林琳认为除报导的2种外还有不完 全周木型[3];此外,有的学者认为黄精属植物根状茎中黏 液细胞内的草酸钙结晶是针晶束,有的学者认为应是柱晶束
⑷。
黄精属药用植物根状茎中主要有多糖、皂昔和少量挥发 油等次生代谢产物,其中黄精多糖类化合物具有抗免疫力、 增加心肌的活力、降血糖等作用[5];黄精皂昔具有调节血 糖,抗肿瘤等作用,挥发油具有抑菌、抗肿瘤等作用[6]。
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往往分布于特定的组织中[7-8],但关 于黄精属植物根状茎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分布及与组织结构 之间的关系尚未见报导。
为准确鉴定黄精属药材的来源,本文运用显微镜明场、 偏光和荧光等不同光路模式对5种黄精属植物根状茎显微切 片进行了维管束类型和针晶束形态的观察,在此基础上,运 用组织化学对其多糖、皂昔和挥发油等分别进行了定位研 究,以为揭示黄精属植物根状茎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分布规 律,为开展黄精与玉竹类药材的质量评价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
安徽省的黄精属种类丰富,其中4种黄精属植物被药典 收录,是黄精和玉竹药材的正品来源。此外,长梗黄精P. f订ipes作为黄精的地方习惯用品也流通进入药材市场;湖 北黄精P. zanlanscianense的根状茎粗大,市场上有少量 流通,但有文献报道其味苦,建议不宜作黄精使用[9]。
在黄精与玉竹的药材性状鉴别中,常依据根状茎的形 态,划分为圆柱状、连珠状、鸡头状和姜块状4种。从根状 茎的形态上难以区分其来源。本实验选择安徽的皖东丘陵、 皖西大别山和皖南山区进行不同居群的采样,共收集了 5种 常见的黄精属药用植物,并移栽至安徽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 园(表1),所有材料均经安徽中医药大学王德群教授鉴定。 每种植物选3?5株成熟个体,取根状茎中前年生的完整年 苗为材料。
1.2解剖学试验
FAA固定液对5种植物的根状茎进行分别固定,经乙醇 系列脱水、透蜡、包埋后常规石蜡切片,切片厚度为8?10 umo番红-固绿染色,中性树胶封片,用Lecia DM6000B显 微镜观察其内部结构特征。对黏液细胞进行计数,在显微镜 下放大400倍时每一视野下对每个样品测20组,取其平均 数。
1.3维管束类型观察
黄精属植物根状茎维管束中木质部的导管数目不多,常 规的番红-固绿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维管束类型不是十分清 楚。考虑到导管中次生壁中主要是木质素等成分组成,木质 素是一种含有務基和甲氧基的高分子芳香族化合物,是苯丙 烷的衍生物[10],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时能自发荧光,从而 清晰显现维管束类型。本实验运用了 Lecia DM6000B的荧光 模式对维管束的形态进行观察。
1.4组织化学试验
1.4.1多糖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黄精属植物根状 茎的石蜡切片脱蜡后运用高碘酸-希夫反应,树胶封片, Lecia DM6000B显微镜观察并照相。
1.4.2皂昔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取黄精属植物新 鲜根状茎进行徒手切片,置5%醋酸铅水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