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当竞争法消法产品质量法.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第八章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及特征 1、不正当竞争:是指 (1)经营者(主体) (2)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违法行为) (3)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 序的行为。(客体) 2、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 ( 1) 自愿(自由)、 平等、公平(公平) (2) 诚实信用(诚信)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十种) 一、欺骗性商业行为(假冒、混淆与误导) ㈠ 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㈡ 仿冒知名商品名称或特有的包装装潢 ㈢ 盗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 ㈣ 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二、商业贿赂行为(地位不平等,垄断) 市场交易,交易机会 回扣:帐外暗中,行贿、受贿。 折扣:明示方式,必须如实入帐。 佣金、服务费:中间人 三、虚假宣传 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方法、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 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 连带责任 四、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商业秘密,是指: (1)不为公众所知悉、(秘密性) (2)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 (3)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保密性) (4)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范围)    手段:㈠ 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㈡ 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㈢ 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五、低价倾销行为(成本价)(反倾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㈠ 销售鲜活商品; ㈡ 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㈢ 季节性降价; ㈣ 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六、不当有奖销售行为   ㈠ 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㈡ 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㈢ 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 案例:抽奖:同学出去玩抽奖中一套房子(有效?如何分? 七、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 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 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 八、诋毁商誉 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 九、串通招标投标 投标者不得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 投标者和招标者不得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 的公平竞争。 十、强迫交易:   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立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一、消费者 1、定义:为生活消费的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 接受服务的自然人。 2、生产消费,生活消费 3、消费者权益:权利、利益。 4、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化肥农药种子等)参照本法执行 二、基本原则 (法的适用,首先使用具体规则,无具体规定时用 基本原则判案,弥补法的漏洞) 1、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2、 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原则 3、社会监督原则。    三、消费者权利(经营者的义务) 1、保障安全权: 第七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 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 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十八条 经营者应当保证。警示。 案例: 1、购买:商场地板打滑摔伤,乘坐电梯摔伤或致死,加油站加油未熄火烧伤 2、使用:小孩吞咽果冻致死,啤酒瓶炸伤眼睛,热水器漏电,煤气漏气致死 3、接受服务:旅客住店被杀,财产被盗,喝酒后 窗台太矮坠落致死,登记错误自杀得逞(李晶(静),美容变毁容。 《高法解释〉 第六条 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