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接受美学视角下《不可儿戏》译本对比分析
一、引言 王尔德是英国著名剧作家、诗人、散文家,其代表作《不可儿戏》影响巨大。中国翻译此剧本的有钱之德、张理强、张南峰、余光中等,而余光中的译作反响强烈,并大获成功。 本文以《不可儿戏》不同译本为例,将接受美学理论中“读者”的概念带进戏剧翻译,来研究不同的受众如何影响戏剧翻译策略和方法。受众不同,“期待视野”也就不一样,很多纯粹的文学研究者目的是探查中国文化,相反,剧院受众大部分是为娱乐而去。所以,应对不同的受众群体需要,翻译家们应该采取对应的翻译策略及方法,不能一概而论。余光中和其他几个译者在处理原文中的语言特色、文内信息和特色词方法不同,所以在舞台演出时达到的受众效果也不同。 二、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在上世纪60年代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出现。它强调读者中心地位,文学作品犹如乐谱只有依靠读者“演奏”才能变成为动听的音乐。文本未经阅读,有许多“意义空白”,只有被读者阅读并参与思考才能对其意义内容有新的补充。原著作家和后来的读者才是作品价值的真正创造者,以此看来,作品是否能被读者接受是关键所在。 接受美学独特切入角度为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对翻译来说,译本只是一个单独的文学文本。译文本身没有独立意义,只有当读者阅读使其意义具体化,才能彻底完成译文。译文再现过程就是译文读者的接收过程。”由此看来,在翻译时要综合考虑读者的审美以及接受度,因为翻译最终是要让读者接受。同样,翻译理论家奈达也认为“判断译作正确与否,译文服务对象是其衡量标准,这取决于普通读者能在何种程度上正确地理解译文。” 三、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戏剧翻译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艺术。情节变化完全取决于演员的动作和对白,这就决定了戏剧语言的联盟性格化,要能将人物语气和腔调展现出来,达到“语求肖似”。同时,通俗易懂也至关重要,这样才会便于观众理解并接受。因此,翻译戏剧要兼具文学翻译的普遍性和它本身的特殊性,不能完全套用其他文学体裁翻译标准。 刘宓庆认为翻译的审美主体就是译者。作为翻译审美主体,译者要有深厚的审美功底、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译者又具有目的性、受动性和能动性。戏剧翻译是文学艺术、舞台表演艺术的集中表现,因此其审美主体也应包括译入语的接受者。在戏剧翻译中,译者和原文、读者和译文、观众和舞台表演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译者作为原作审美主体,要充分发挥创造力,将原作中的美学转移到译文;戏剧具有文学性和表演性,译者必须考虑作为审美主体的接受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度。 四、《不可儿戏》译本对比 1.人名和称呼的翻译。中国人姓氏在前,名字在后且较短;欧美人名字在前,姓氏在后多冗长。这种差异会使读者减弱对英美译著尤其是戏剧的兴趣。而大多译者仍采取音译法。在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剧中角色姓名的翻译,余光中作了大胆的中国化处理。 小说人物Bunbury,Algernon为自己方便出行杜撰的人物。余利用汉语声调变化将Bunbury译成“梁勉仁”,和“两面人”同音异形,译成了生动有趣的双关语,传达了其中特殊含义且具讽刺性,体现了王尔德幽默敏锐的语言风格。而且,余用中式名字让观众记忆深刻,缩小观众和演出距离。张南峰先生则将Bunbury音译成“奔波里”,这代表了Algernon的双重身份。对比发现,张译本不易被中国观众接受,容易造成误解,而且没将王尔德遣词造句技巧体现出来。所以从舞台表演层面看,余译本更适合表演,观众也更容易接受。 2.加注和文内翻译。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一般会对涉及国家文化的词语、典故之类的通过加注进行解释。而剧本演出时加注的方法完全不可行,因为观众没有时间与耐心去看注解,这时候将加注内容进行文内处理是个不错的选择,既能确保演出连贯性,又能不破坏观众观剧兴趣。 Her mother is perfectly met such a Gorgon...I don’t really know what a Gorgon is like, but I am quite sure that Lady Bracknell is one. 余译:她的母亲真叫人吃不消。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母夜叉……我不知道母夜叉究竟是什么样子,可是我敢断定巴夫人一定就是。 张译:她的母亲让人难以忍受。从来没有碰见过这样一个帼眼婆……我尽管没有见过真正的帼眼婆,可是我敢保证布雷克耐尔太太就是一个。 脚注:帼眼婆,希腊神话中人物,三个蛇发女怪之一,谁看见她就会变成石头。喻指丑陋可怕的女人。 Gorgon即“蛇发女妖”,希腊神话中的怪物,貌美而头发却是一条条毒蛇。王尔德把此时杰克心目中的巴姨妈比作“蛇发女妖”,实在妙不可言。张采取音译,听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厂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七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pdf VIP
- 从目的论角度探析动画字幕的翻译.docx VIP
- 好书推荐《朝花夕拾》读书分享名著导读PPT课件.pptx VIP
- 蜜雪冰城的新媒体营销策略分析.pptx
- 10 CR400BF系列动车组途中故障应急处理指导手册.pdf VIP
- 刘德武老师 《可能性》.ppt VIP
-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5679宪法学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喜疗妥乳膏外涂配合热敷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护理观察.pdf VIP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七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