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016深圳中考
PAGE
PAGE 12
重在积累·贵在坚持
2016深圳中考 模拟冲刺试题(一)
一、单项技能考查(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惩(chěng)罚 星宿(xiù) 因地制( zhì)宜 忍俊不禁(jīn)
B.栈(zhàn)桥 附和(hè) 根深蒂(dì) 固 谈笑风生(shēng)
C.诀(jué)别 木讷(nè) 脍(kuài)炙人口 妇儒(rú)皆知
D.庇(bì)护 遒劲(jìn ) 叱咤(zhà)风云 引经剧(jù)典
B 思路点拨:A项中的“惩”字,正确的读音应该是“chéng”;C项中“妇儒皆知”的“儒”应该改为“孺”;D项中“遒劲”的“劲”字,正确读音是“jìng”;“引经剧典”的“剧”字应该改为“据”。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
B.排球比赛结束后,同学们津津乐道地谈论起球员们的表现。
C.三月撄花节期间,磁湖南岸,樱花盛开,如云如霞,游人鳞次栉比。
D.十四五岁的少年,恰如试飞的雏鹰,当有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
故选A。【解析】A项“不二法门”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符合语境,使用恰当。B项“津津乐道”指很感兴趣地谈论,用在句中与“谈论”重复,不恰当。C项“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用来形容游人不恰当。D项“目空一切”形容狂妄自大,瞧不起别人,用来形容“豪情壮志”显然不合适。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一回到老家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乡亲们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B.经过诗歌朗诵比赛,使人重拾古典文学之美,越发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C.《第三极地》之所以火爆的原因,在于这部纪录片美到极致的风景和独特的风俗人情。
D.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
【答案】(2分)D 【解析】A项“感受到”与“笑脸”搭配不当,应在“和”后加“看到”。B项滥用介词“经过”“使”,导致主语残缺,应删去“经过”或“使”。C项“之所以”与“原因”重复,应删去“之所以”。
4.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须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
②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③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④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⑤谈天是和“淡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A.④⑤①③② B. ④⑤③①② C.⑤③②①④ D.⑤④②①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排列句子顺序的能力。先找首句, 第4句是总起句,它说了谈天和说故事两个方面,按次序先说“谈天”,故选择第5句,排除C、D两项。再来看“说故事”,此内容中有个因果关系,为何要“终抓住听众的兴趣”,是因为听众注意力难以集中,那么如何“抓住听众的兴趣”呢,要有方法,“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按此应该为③①②
5.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句( )
A.“我喜欢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C.寓言是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D.“老年人尚且坚持锻炼,何况我们年轻人。”这是一个递进关系复句。
【答案】A
二、古诗文能力考查(19分)
(一)古诗文默写能力考查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10分)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 _____,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3)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 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4)_______________ 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5)不应有恨, _______________ ____ ?(苏轼《水调歌头》)
(6)成就中国梦,系承传古人“天下为公, ,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的大同社会理想,需要华夏儿女弘扬“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