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饲料-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放牧还是舍饲? 能放牧坚决放牧!! 放牧是一种成本最低的能繁母牛养殖方式 但放牧对大部分地区都不现实。 正在研发农田放牧! (五)分群 1、初产牛单独分为一群 2、经产母牛根据妊娠时间分群 (六)怀孕母牛的管理 “三早、三定、三足、三好、六净、六不” 三早:异常情况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咨询和及早处理。 三定:定时挤奶(仅指兼用牛或利用奶牛生产肉牛的牛)、定时喂料、定时饮水。 三足:精料补充料供给充足、粗饲料等供给充足、饮水充足。 三好:运动好、刷拭好、护理好。 六净:做到草料净、水净、工具净、圈舍净、槽净、牛体净。 (六)怀孕母牛的管理 六不:一不混群饲养; 二不打; 三不吃,不吃霜、冻、霉烂变质草料; 四不饮,不饮冷水、冰水,大汗不饮水,饥饿不饮水; 五不赶,吃饱饮足之后不赶,天气不好不急赶,路滑难走不驱赶,快到牛舍不快赶; 六不用,刚配种后不用,临产前不用,产后不用,过饱不用,过饥不用,有病不用。 (六)怀孕母牛的管理 (七)哺乳母牛的管理 母犊分离,定时哺乳 犊牛早期补料 小结:如何提高繁殖率? 控制母牛增重:14月龄前后达到成年体重的70% 提前配种:12-14月龄配种 控制母牛的膘情:7-8成膘 冬季饮用温水 控制繁殖疾病 老板尽量亲临现场(20%左右的繁殖率差异) 产后90天内必须再次受孕(3个情期) 灵活运用人工授精+本交 同期发情配种(相对集中产犊、不用查情) 小结:如何提高繁殖率? 能繁母牛适度规模养殖 以家庭为主 户均50-100头 人均饲养30头以上 繁殖成活率85% 散养无饲槽式牛舍 半机械化饲喂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434-5163701 手机E-mail:zgl7777777@163.com 母牛高效养殖关键技术 报告人:张国梁 研究员/博士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 综合试验站站长 吉林省农科院畜牧科学分院 得母牛者得天下! 没有母牛就没有肉牛产业 存栏数量急剧下降,短期内很难恢复 中国的肉牛产业不可能靠进口牛支撑 中国的农业不会一直被牺牲 母牛是产业的基础 母牛—优势 不需要频繁购牛:价格、健康情况、货源、运输 养殖效益不一定低于肥育牛:犊牛价格居高不下 市场风险小:犊牛价格高,易于销售,可育肥 饲养管理技术:要求相对简单 饲草来源优势:牧区放牧、农区秸秆、草山草坡 母牛育肥:比公牛更容易生产高档牛肉(雪花肉) 高效的饲养管理是决定母牛养殖成败的根本 年繁殖率 85% 母牛/犊牛的饲养管理及成本 市场(母/犊牛) 人工、水电房等折旧(约10%) 选种选配 影响 因素 防病 一、肉用母牛饲养要点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饲料成本要占到整个养殖成本的70%,在人工不算钱的情况下要占到80-90%! 饲养是决定养殖效益的根本! 肉用母牛饲养的主要原则 饲料原料种类多样化,并大量饲喂青粗饲料 精料补充料在保证营养的情况下越少越好 全株青贮+舔砖(矿物元素)+非蛋白氮 先粗后精 先干后湿 先喂后饮 (一)饲养要针对母牛的生产周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同时要考虑母牛的生理阶段! 后备母牛:适限增重(至初情期达到成年体重的70%左右) 头胎怀孕母牛:增重+妊娠 经产母牛:妊娠+维持 哺乳母牛:哺乳期+妊娠期 1、后备母牛 核心:一是尽量使用青粗饲料! 二是控制母牛增重!(过快、过低都不好,14月龄左右达到成年体重的70%) 适宜日增重:0.6-0.8千克 2、头胎怀孕母牛 核心:一是胎儿发育的需要。 二是母牛增重需要。 比经产母牛营养需求更多,是决定以后繁殖性能的关键阶段! 3、妊娠母牛 胎儿体重与妊娠时间的关系 胎儿重 妊娠月龄 出生 妊娠初期 (0-3) 妊娠中期 (4-6) (1)妊娠前期和中期 核心: 一是保持膘情:两个极端,过肥或过瘦 二是控制精饲料喂量:少喂、不喂! 三是保证饲料质量,矿物质、维生素的供给要充足:维生素A、D、E,矿物质磷、铁、硒、铜、镁、锌碘、钴、锰。 (2)妊娠后期 视膘情确定精料喂量:0-3kg! 保证饲料的质量,矿物质、维生素的供给要充足,但重要性已经低于前中期。 控制母牛的膘情适中 核心: 难点:既要增营养又要防过肥 控制营养 + 适量运动 营养不足:犊牛初生重小、母牛泌乳性能差、犊牛出生后的 增重慢、母牛产后乏情。 营养过剩:母牛发胖、难产(特别是头胎牛)、产后发情延 迟、发情不明显、乏情等。 常出现的问题 泌乳需要:维持满足犊牛最大生长速度的泌乳量,与以后的增重正相关。 自身维持需要:初期(30-50天)要维持中等以上的膘情。 4、哺乳期母牛 产奶量 进食量 正平衡 正平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