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苯菊酯在茶叶生产中使用安全性的研究-园艺专业论文.docxVIP

联苯菊酯在茶叶生产中使用安全性的研究-园艺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致谢 致谢 岁月如梭,研究生生活已经接近尾声,我也即将真正的离开学校,开始新的 人生阶段。回首这两年半的时间,收获颇多。不管是从对茶叶的认知、解决问题 的思路方法还是为人处事、对自己的了解,都有了较大的成长。有此收获离不开 的是在浙里遇到的这些人和事。 得以完成硕士论文最需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一骆耀平教授。在研究方向的确 定、研究内容的设计、论文撰写等方面,骆老师都孜孜不倦的引导我,逐步完善 我的研究课题,尽可能的为我创造试验条件。更在炎热的夏天进入蚊虫飞舞的茶 园帮助我一起完成田间试验。平时骆老师言传身教为人处世之道,给了我很多宝 贵的建议,让我深切感受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感谢须海荣老师和王校常老师为我的试验设计和结果分析等方面提出了非 常专业和宝贵的建议,使我的方案更加合理、结果分析有了新的思路。感谢系里 的王岳飞、程敬丽、陆建良、梁月荣、郑新强、龚淑英、屠幼英、顾志蕾、陈萍、 何普明、汤一等老师平日里为我们传授专业知识。 感谢校外导师张友炯老师给我提供专业实习的机会。在建德期间给了我很多 照顾,并且帮助我联系建德的茶厂,使我能够完成采样工作。温州苍南的温正军 老师、王永镜主任和华家池的杨师傅热情地协助我完成田间试验。 感谢同课题组的范凯、朱全武、朱青、范冬梅、卢健、施元旭、叶晓倩等师 兄师姐,陆鹏、陆娅婷同学,徐悦、孙丽丽、汪瑛琦、王欢、施玉洪等师弟师妹 在试验及生活中给予我的帮助。尤其感谢施元旭、卢健师姐教我使用仪器,帮助 我分析问题。同样感谢伍慧式、王莉、张小焕、倪娟桢、周天益等同学在生活和 试验中对我的无私帮助,在困难的时候给我鼓励。 感谢论文评审老师及答辩委员老师们及时对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在女儿已经该独立生活的年纪仍然毫无怨言的给我照顾 和支持。比起感谢,对父母更多的则是惭愧。千言万语也感激不尽父母对儿女无 私的爱。 如此幸运,在研究生期间得到各位的帮助Lj关怀。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科研、 T作顺利,生活辛福美满。 刘瑜2016年3月于浙江大学紫金港 万方数据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摘要 摘要 联苯菊酯具有杀虫谱广、低毒、低残留的特点,是茶园中使用率最高的农药 之一。因其广泛使用,在茶叶中有较高的检出率。为了提高茶叶的安全性,降低 茶叶中的联苯菊酯残留量。本研究从联苯菊酯的检测方法、生产中施药浓度、施 液量、施药方向、降雨、采摘标准、烘干条件等因素着手,探讨了生产各环节中 不同作业对联苯菊酯残留量带来的影响,为生产实践措施的选择提供参考意见。 1-研究针对国标法检测茶叶中联苯菊酯试剂用量较大、过程较繁琐等不足, 选用张海伟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进行联苯菊酯的测定,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 同吸附剂处理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层析柱中无水硫酸钠添加与否、弗 罗里硅土活化与否,对测定结果无影响。萃取时,层析柱中添加0.19活性炭, 可使图谱基线更平稳。因此,使用固相萃取一气相色谱法进行茶叶中联苯菊酯的 检测,不添加无水硫酸钠、弗罗里硅土不活化、添加0.19活性炭,可使操作更 节能、省时。该条件下,茶叶中联苯菊酯添加浓度为0.01 mg/kg~5 mg/kg时, 其回收率在84.26±8.24%~108.23±3.05%(n=10),RSD≤8.24%,检出限为 0.0017mg/L,符合农残检测要求。 2.研究探讨了推荐浓度、加倍浓度,以及常量施药、四倍常量施药对联苯 菊酯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药浓度对联苯菊酯残留量会带来显著影响。 按常量(1320L/公顷)施药时,加倍浓度施药的初始残留量是推荐浓度的2.5倍, 7天后,加倍浓度的残留量是推荐浓度的1.47~2.85倍。按常量施药,推荐浓度 施药后7天后采摘,茶叶达到安全标准:双倍浓度施药,在7天后采摘农残超标。 不同施液量对联苯菊酯残留会带来显著影响。在推荐浓度时,四倍常量施药的初 始残留量是常量施药的1.11倍;双倍浓度时,四倍常量施药的初始残留量是常 量施药的1.54倍。施药浓度对联苯菊酯残留量的影响大于施液量的影响。 3.从叶片上表面和叶背面两个不同施药方向对茶叶喷、涂联苯菊酯。结果 表明,使用手动喷雾器,在叶背面喷药时,大量药液被枝干阻挡。背面施药的初 始残留量仅为正面施药的13.78%。涂药试验中,背面涂药药液附着量则是正面 涂药的121.42%。说明在药液能均匀到达叶片正反面的情况下,叶背面的附着能 万方数据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摘要 力更强。涂药7天后,叶片正、背面农药降解率分别为58.74%、59.68%,均降 解至农残限量以内。 4.不同采摘标准显著影响茶叶中的联苯菊酯残留量。施药后7天,按单芽、 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不同标准采摘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