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章铸件中的气孔与夹杂物 本章主要内容 8.1 铸件中的气孔 8.2 铸件中的非金属夹杂物 8.1 铸件中的气孔 气孔是铸件最常见的缺陷之一。气孔的存在不 仅减小金属的有效承载面积,而且使局部造成应 力集中,成为零件断裂的裂纹源。一些形状不规 则的气孔,则会增加缺口的敏感性,使金属的强 度下降和抗疲劳能力降低。 8.1.1铸造过程中的气体及其来源 1.气体的来源 铸造时的气体主要来源于熔炼过程、浇注过程 和铸型。 熔炼过程 气体主要来自各种炉料、炉气、炉 衬、工具、熔剂及周围气氛中的水分、氮、氧、 氢、CO2、CO、SO2和有机物燃烧产生的碳氢化合 物等。 铸型 来自铸型中的气体主要是型砂中的水 分。即使烘干的铸型在浇注前也会吸收水分,并 且粘土在液态金属的热作用下其结晶水还会分 解。此外,有机物(粘结剂等)的燃烧也会产生 大量气体。 浇注过程 浇包未烘干,铸型浇注系统设计不 当,铸型透气性差,浇注速度控制不当,型腔内的 气体不能及时排除等,都会使气体进入液态金属。 2.气体的种类与存在形态 (1)气体种类 双原子简单气体:H2、O2、N2等。 复合气体:CO、CO2、H2O、CH4、SO2、H2S等。 (2)气体存在形态 固溶体—气体以原子状态溶解于金属合金中 化合物—气体与金属中某元素亲合力大于自身 的亲合力 气孔—气体含量超过其溶解度,或侵入的气体 不被溶解,气体以分子状态溶解于金属 合金中 3.气体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塑性、韧性、疲劳强度) 对铸造性能的影响(热裂、疏松、充型能力) 残留在金属内部的气体元素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取决于气体元素在金属中的存在状态。 8.1.2气体在金属液中的溶解与析出 一.气体的溶解 1.气体的溶解过程 原子或离子状态→直接溶入液态金属; 分子状态的气体→先分解为原子或离子之后再溶解到液态金属中。 双原子气体溶入金属液的两种方式: 吸附 — 分解 — 溶入 分解 — 吸附 — 溶入 2.气体的溶解度 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气体溶入 金属的饱和浓度。常用每100g金属或合金中,在 标准状态下所含饱和的气体的体积,即cm3/100g来 表示。 (1)压力 当温度一定时,双原子气体的溶解度 与其分 压 的平方根成正比,这一规律称为双原子气体 在金属中溶解的平方根定律,可表示为: P 为气体分压, P ↑ → 溶解度↑ K1 为常数,取决于温度和金属的种类。 (2)温度 一般金属吸收气体为 吸热反应,ΔH为正值,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加;如金属吸收气体 为放热反应,溶解度随 温度的上升而降低。 金属发生相变时,由于金属组织结构的变化,气 体的溶解度将发生突变。液相比固相更有利于气体 的溶解。 当金属由液相转变为固相时,溶解度的突然下降 将对铸件中气孔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 氮、氢、氧在金属中的溶解度 氮和氢在金属或合金中的溶解反应类型及形成化合物倾向 氮、氢在铁中的溶解度 氧通常以原子氧和FeO两种形式溶入铁液中。氧 在铁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室温下 几乎不溶解氧。因此,铁基金属中的氧绝大部分 以氧化物(FeO、MnO、SiO2、Al2O3等)和硅酸盐 夹杂物的形式存在。 (3)合金元素 气体的溶解度除了受温度和压力影响外,还受 到合金元素的影响。合金成分对溶解度的影响在 于,它们与气体元素的互相作用,使气体的活度 系数发生变化,凡增加气体活度的合金元素,都 减少该气体在合金中的溶解度。 3、合金成分对溶解度的影响 二.气体的析出 根据热力学条件,溶解在金属中的气体是不稳 定的。当与其平衡的外部条件(压力、温度等) 发生变化时,气体就会金属中析出,直到与外部 条件达新的平衡时为止。特别是在金属液-固相 变过程中,气体溶解度发生急剧变化,此时,更 有大量的气体从金属中析出。 气体从金属中析出有三种形式: (1)扩散析出; (2)聚集成气泡析出; (3)形成化合物析出。 这三种形式中以气泡为主。 1.气体扩散析出 当金属温度从T下降到T’时,若气体溶解度S不 变,气体析出分压力ΔP,可从下式求出 式中,P、P’分别为T、T’对应的金属内气体的分 压力, P也即外界气体分压力。 可见T’愈低,气体析出分压力ΔP愈大,溶解的 气体愈处于过饱和状态,气体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