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业资料
word完美格式
隧道工程施工基础知识讲解
赵源林
各位同仁下午好,感谢局给我们这次机会,让我们一起系统的学习隧道施工基础知识。下面由我给各位介绍,有不对之处欢迎指正,以帮助我在今后工作中提高。见天我主要介绍以下几个方面:概念、新奥法力学基础、围岩的工程性质、隧道施工方法、隧道辅助施工工法、不良地质隧道施工、隧道施工临时工程、体会。当然,隧道系统性内容较多(如未介绍的地质学、爆破学、监控量测等),需要各位在施工中不断积累、总结、提升
P1.隧道施工基础
P2.第一部分 概念
P3.隧道基本概念
地下工程—修筑于地下的建筑结构物称为地下结构。为建设这些地下结构所进行的工程,通称为地下工程。
隧道—保持地下空间作为交通、水工通道的地下工程,称为隧道。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
优点:1、可直线穿越障碍物;2、与障碍物间无冲突并节约土地,输送速度快,输送能力大。
缺点:1、与其它工程相比,隧道工程属于最难人工建筑物之一。影响因素多,隧道受地质、水文状态等多方面的影响;2、难以保证计算准确性,与其它结构不同,没有精确计算隧道力学的方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受力学模型的限制;3、施工难度大,可发生如塌方、地下涌水、突泥、瓦斯等多种意外情况;4、造价高、波动大,在不同地质条件下,造价的波动大约为5倍,有时可达9~10倍。
导坑—隧道修建首先在地下开挖出一个洞穴并延伸成为一个长形的孔道,称之为导坑。如平行导坑、超前导坑、泄水洞等。
衬砌—在坑道周围修建的支护结构。包括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初期支护一般有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加锚杆、喷射混凝土锚杆与钢架联合支护等形式;二次衬砌一般是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洞门—在隧道两端外露部分为保护洞口和排放流水所修建的挡土墙式结构。端墙式、斜截式。
隧道附属建筑物—避车洞、防排水设备、通风系统等。
隧道施工—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总称。
P4.隧道发展历史
1、中国隧道发展史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是我国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成就之一,它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学科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尤其是最后20年,我国的隧道及地下工程科技水平由落后状态而一跃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目前我国的隧道总长度及修建技术水平均为世界领先。
1888年至1911年,铁路隧道237座,总延长数42.199km。
1911年至1949年,铁路隧道427座,总延长113.8km。
1950年至1979年,铁路隧道2118座,总延长966km。
1979年至2005年,修建铁路隧道2802座,总延长2156km。
2006年在建的隧道1785座,总延长2164km。
即将开工的的高速铁路隧道146座,总延长184km。
目前规划及在建铁路隧道长度约2300km,其中特长隧道约760km。
2、中国隧道建设四阶段
(1)起步阶段(时间跨度为50年代至60年代初 ) , 代表性工程有:
宝成铁路于1952年7月开工,1956年建成通车,全长669km。其中隧道304座,总延长84428m,占线路总长的12.64%。宝成铁路隧道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积累了山岳地区修建隧道设计和施工的经验。是我国隧道建设进步的重要标志。其中秦岭隧道北洞口创造了121.6m月成洞的记录。
川黔铁路上的凉风垭隧道,该隧道长度4270m,于1959年6月贯通。该隧道首次采用平行导坑和巷道式通风,为长隧道施工积累了很宝贵的经验。该阶段采用钻爆法施工,以人工和小型机械凿岩、装载为主,临时支护采用原木支架和扇形支撑。隧道施工基本无通风,由于技术水平落后,人工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2)稳定发展阶段(时间跨度为60年代至80年代初),代表性工程有:
京原铁路(北京至山西原平)上的驿马岭隧道,是70年代中国铁路最长隧道全长7032m,1967年2月开工,1969年10月竣工, 机具设备的提高:普遍采用了带风动支架的凿岩机、风动或电动装载机、混凝土搅拌机、空压机和通风机等。
支护工艺的提高:采用了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这是隧道施工技术的重要里程碑,同时较好地解决了施工安全问题。
(3)技术突破与创新阶段(时间跨度为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 代表性工程有:
衡广铁路复线的大瑶山双线隧道(1981年11月开工到1989年12月建成)是这一时期的最典型的代表,隧道全长14295m,这是我国20世纪最长的双线铁路隧道。大瑶山实现了大断面施工。在这一阶段,施工设备、支护理论和技术均有较大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