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写作阅卷讲评
第一题:
请给《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六部名著中的某一位作者,写一段话,表达你读完该作品后的感受。
题目解析:
这是一道有情境要求的题目,“作者”是写作时预设的“读者”,学生应该有对话意识。
(1)以书信形式,写出作者名字,用第二人称与第一人称,对作者说出“我”的感受。
(2)不用书信体,直接倾诉对作品的感受,自然而然带出作者,不与“给作者写一段话”这一情境相冲突,也符合要求。
以上两种都是符合要求的答案,但显然第一种写法更好。
“读完作品的感受”,这就要求谈感受时要结合作品具体内容。
具体要求如下:
结合作品内容谈感受
不能有事实性的错误
结论要正确
在正确的基础上看深度
感受不同于仅仅介绍故事内容/收获、启示
分类打分:
一类:8、9、10
符合情境要求,能结合作品具体内容谈感受,感受正确且有深度,语言流畅优美。
二类:5、6、7
符合情境要求,能结合作品具体内容谈感受,感受正确,语言流畅。
三类:3、4
某方面有突出问题
四类:0、1、2
问题严重,完全不合要求
基准分5分,字数不够140字,少一行扣1分。
沈从文先生:
您好。《边城》就像一阵清风,夹带着无边的翠色和潺潺流淌的湘水拂过我的心田。/青春年华的翠翠、操心的老船夫、单纯友爱的天保傩送,与动人的湘西美景交织,自然灵动。梦中采摘虎耳草的翠翠,听了弟弟歌声默默放弃的天保,还有为爱而死的翠翠母亲,又将这本书蒙上了一层伤感的轻纱。/您的这部作品浑然天成,使我感叹,使我忧伤,令我无比沉醉。
(杨令仪 8分)
写给海明威:读完《老人与海》,我久久不能平静,您笔下那个倔强的老头还在风浪里,与马林鱼、恶鲨相斗。当他用抽筋麻木的手勒紧钓索,当他将船上最后的武器砸向鲨鱼的要害,当他喊出那句壮伟的“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我不禁热血沸腾。/您塑造的桑迪亚哥是位值得尊敬的硬汉,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勇敢、坚韧和面对未知甚至面对绝境决不放弃的意志。//他让我想到自己的高三甚至整个人生,让我对充满未知的明天斗志更盛。
(王雨萱8-9分)
才华横溢的学生!文章骈散结合,语词典雅精美,且无卖弄之态。作者用词恰切,对人物的概括形容可谓精当,体现出读书写作的扎实功底。10分
一句一个例子,有例有析,这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可供借鉴。深入揭示出《呐喊》人物的共性,认识深刻。9分。
对话意识强烈,非常符合情境,对书中经典句子记忆深刻,并写出了人物对我的启示,是我的感受(和我有关),还提到了精神的传承,情真意切,富有深意。9分。
符合题目要求,结合作品有自己的感受。但人称指代混乱,对作品和人物的理解比较简单。6分
第二题: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卫灵公》)
请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表看法。
题目解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这里孔子把其作为对“恕”的解释。
《论语》中还有:
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问仁,回答的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与恕该怎么理解呢?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恕”,“忠”,是尽心诚意,自守之道;“恕”是尊敬对方,为待人之德。这是“仁”的两个不同侧面。
《广雅 释诂四》:“恕,仁也。”古人说,恕和仁,意思差不多。但严格讲,两者还不完全一样。仁是人其人,拿人当人;恕是如其心,将心比心。恕字从心如声,古人常说:“如心为恕”(如《左传》昭公六年孔疏),这是拆字为解。准确地说,就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以心揆心为恕”(《楚辞 离骚》王逸注),“以己心为人心曰恕”(《中说 王道》阮逸注)。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这个意思。我们要注意,恕不等于宽恕。今语所谓宽恕,强调的是宽。(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总结:
恕,简单说,就是将心比心。俗话说,半斤换八两,人心换人心,古人有“如心为恕”之训。恕不等于宽恕。
今语宽恕,强调的是宽,其宽容、原谅等义都是从宽引申,并不是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核心是在强调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自己不愿被人此般对待的,推己及人,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注意的问题:
1、避免议论空泛和重复。
2、避免说理过程中前后矛盾,简单问题复杂化。
3、适当联系现实,有具体论据更便于论证。
以下分析为什么不合适?
别人做错了事,我们应该宽容
培养了更豁达的处事态度
应该宽和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