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从传统工艺到文化符号的嬗变》课程教学大纲.docVIP

《丝绸从传统工艺到文化符号的嬗变》课程教学大纲.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丝绸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 ?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应用技术学院学生 开课学期:春、秋 学??? 分:2学分 主讲教师:徐昳荃 指定教材:自编讲义 ? 教学目的:本课程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开设,通过系统讲解古代丝绸文化、近现代丝绸工业、丝绸传统工艺、现代丝绸技术前瞻、丝绸织物产品及用途、丝绸文化价值概述、丝绸文化的代表城市、苏州古城文化符号等内容,以工艺、工程、工业为背景,侧重丝绸文化的历史梳理,加强专业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宣讲,培养学生对丝绸的了解和热爱,帮助学生从文化的视角重新审视丝绸工业的发展,激发学生热爱爱专业、热爱母校、热爱第二故乡的真挚感情。 ??? 第一章 古代丝绸文化 ?? 课时:第1-2周,共4课时 ? 教学内容: 讲授采桑养蚕的起源以及夏商周、战国秦汉、三国至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蚕桑业及丝绸业状况,丰富学生以丝绸为主线的文化、历史知识储备。 参考书目: 赵丰.中国丝绸通史.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金开诚.丝绸文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刘治娟.丝绸的历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 第二章 近现代丝绸工业 ? 课时:第3-4周,共4课时 ? 教学内容: 讲授民国之初20世纪初近代丝织业起步、建国前40年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建国后五个发展阶段的丝绸工业发展历史。使学生深刻理解丝绸工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的相关脉络。 参考书目: 徐作耀.中国丝绸机械.北京: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1998 王庄穆.新中国丝绸史记.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徐新吾.近代江南丝织工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 第三章 丝绸传统工艺 ? 课时:第5-6周,共4课时 ? 教学内容:讲授种桑养蚕、缫丝工艺、丝织工艺、印染工艺、服装服饰中的主要传统工艺,使学生体会到传统丝绸工艺的深厚文化底蕴。 参考书目: 钱小萍.丝绸实用小百科.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陈维稷.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李仁溥.中国古代纺织史稿.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3 第四章 现代丝绸技术前瞻 ? 课时:第7-8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通过讲述蚕丝纤维及其制品的改性技术及研究进展、丝素蛋白纳米材料及其应用、蚕丝改性纤维及纳米纤维的检测技术使学生了解纺织前沿技术,为其未来从事相关产业的科研、技术、管理工作打好的基础。 参考书目: 路艳华,林杰.壳聚糖及纳米材料在柞蚕丝功能改性中的应用.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 徐云龙,赵崇军,钱秀珍.纳米材料学概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冯庆玲.生物材料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第五章 丝绸织物产品及用途 ? 课时:第9-10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通过讲述绫类丝绸、罗类丝绸、绸类丝绸、缎类丝绸、绉、绢、绒类丝绸、丝绸产品的保养,使得学生对有代表性的丝绸产品有所了解,并丰富其实用知识。 参考书目: 苏州丝绸工学院.制丝学.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0 浙江丝绸工学院.织物组织与纹织学.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7 范雪荣.纺织品染整工艺学.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第六章 丝绸文化价值体现 ? 课时:第11-12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通过讲述与丝绸有关的艺术、文学、宗教、教育、旅游、服饰以及享誉全球的丝绸之路文化,使得学生重视丝绸文化价值。 参考书目: 陈永昊.中国丝绸文化.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5 顾国达著.世界蚕业经济与丝绸贸易.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李琴生.中国丝绸与文化.北京:团结出版社,1991 第七章 苏州丝绸文化 课时:第13-14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通过讲述苏州文化发展历史阶段、丝绸文化在苏州的烙印、丝绸文化在苏州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体会到古城发展需要传统文化的彰显。 参考书目: 宋执群.苏州丝绸.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苏简亚.苏州文化概论—吴文化在苏州的传承和发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汪小洋.江苏地域文化概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第八章 丝绸文化的品质 ? 课时:第15-16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通过讲述丝绸文化的特点、人文精神、丝绸品牌的提升、丝绸文化与城市精神的契合,将丝绸提升到文化层面,并以人文的观点考察其品质。 参考书目: 汪长根、蒋忠友著.苏州文化与文化苏州.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5 陈泳. 城市空间:形态、类型与意义--苏州古城结构形态演化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史建华.苏州古城的保护与更新.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第九章 丝绸文化的重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