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pt电子文档3资料
(四)耐逆性鉴定 1.耐寒性鉴定 芽期鉴定:把浸种后的稻谷置5度冰箱中处理10天,后在30度室温中恢复10天;观察其发芽率及耐寒表现。 苗期鉴定:采用早期田间播种,或设冷水灌溉区,水温15-16度,处理20天,观察植株分蘖率生长势。 1.耐寒性鉴定 花期鉴定:采用晚播,观察自然低温对出穗和结实的影响程度。 (照片暂缺) (四)耐逆性鉴定 2.耐旱性鉴定 旱种法:在旱种情况下检查品种的发芽成苗率、生长量、生长势、受旱时叶片枯萎程度,灌水或遇雨后恢复能力,以及产量性状等的表现。 气培法:IRRI(1989)采用气培法研究品种的耐旱性状,发现根长、根量、根粗细和根/芽比等性状与耐旱性有关。 (四)耐逆性鉴定 3.耐盐性鉴定 水稻幼苗对盐分最敏感,引起叶片卷缩,枯萎以至死苗。IRRI设耐盐鉴定圃,盐分浓度保持在电导率EC 8-10mmho/cm水平。 我国将稻苗移植在含食盐0.2%的土中,灌溉水含盐0.2%至0.5%不等。根据各生育期耐盐表现及其产量筛选耐盐品种。 (五)品质性状的测定 依据10项指标对稻米品质进行综合定级。 由专门机构:中国水稻所谷化室和湖北省农科院测试中心。 按标准方法负责测定。 四、种质资源的利用和育种 全世界保存的稻种资源约13万份,其中IRRI保存约8万份,我国保存约5万份。 (一)矮源的利用 1.矮化育种的原始亲本主要为:矮脚南特、矮仔占、低脚乌尖和花龙水田谷及其衍生的半矮秆品种。(P19-20有较多实例) IRRI以低脚乌尖/Peta杂交于1966年育成IR8,以IR8为矮源育成IR20、IR22、IR24直至IR74。 (二)抗源的利用(P20) 抗性育种的关键是抗源。中国农科院以抗稻瘟病品种Pi-5与喜峰杂交育成抗稻瘟病的中丹1、2、3号。华南农业大学以抗稻瘟病的朝阳早18与红珍早和IR24复交育成高抗稻瘟病的红阳矮。广东农科院以抗白叶枯病的华竹矮与(晚青/青蓝矮)F4杂交育成抗白叶枯病的青华矮。 (三)野生稻资源的利用 1.丁颖(1933)在广东利用野生稻自然杂交种子,育成中山1号。以后它衍生成中山红和中山白;中山红又衍生包选2号和钢枝占。这些品种至今仍在生产上利用。 2.李必湖(1970)在海南发现普通野生稻花粉败育株,获得WA细胞质。通过杂交和回交育成二九南A、二九矮A、珍汕97A、威20A等不育系。 (四)育性亲和源的利用 籼粳稻杂交育性亲和的资源有助于克服杂种不育性的障碍。 1.日本池桥宏(1984)报道:Catoloc, CPSLO17, Ketan Nangka, Dular等与籼稻IR36和粳稻秋光杂交后代结实正常。 2.中国育成的培C111、02428、培矮64、 轮回422等也表现较好的亲和性。 第四节 水稻育种的途径和方法(一)-----杂交育种 一、品种间杂交育种和籼粳亚种间杂交育种 (一)品种间杂交育种 1.品种间杂交的概念:籼稻或粳稻亚种内的品种之间的杂交。 2、品种间杂交育种的特点: ①杂交亲本间一般不存在生殖隔离,杂种世代结实率与亲代相似; ②亲本间的性状配合较易,性状稳定较快,育成品种的周期较短; ③利用回交或复交和选择鉴定,较易累加多种优良基因,育成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3、典型实例(P20) 4、杂交育种的重要环节: ①杂交亲本的选配; ②优良种质资源的利用; ③早代群体优良性状的鉴定选择。 (二)籼粳亚种间杂交育种 1.意义:粳稻耐寒、耐肥抗倒、叶片坚挺、不易早衰、不易落粒、出米率高、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米胶较软;籼稻省肥、生长繁茂、谷粒较长;期望把二者的性状结合起来。 2.实例;(P21) 3.籼粳交杂种的特点:植株高大、穗大粒多、发芽势强、分蘖势强、茎粗抗倒、根系发达、再生力及抗逆力强;但易出现结实率偏低、生育期偏长、植株偏高、较易落粒、不易稳定等不良性状。 4.最大障碍及其克服方法:结实率偏低和不易稳定;回交、复交、桥梁亲本、育性亲和源。 5.育种技术上要注意:扩大杂种后代群体;F1花培加快杂种性状的稳定;选育偏籼品种高产潜力大于偏粳品种。 二、亲本选配和杂种群体 (一)选配亲本的原则 1.双亲应具较多的优点,较少的缺点,亲本之间优缺点互补。 2.亲本中有一个适应当地条件的推广良种。 3.亲本之一的目标性状应有足够的强度。 4.选用生态类型或亲缘关系或地理位置相差较大的品种组配亲本。 5.亲本具有优异的一般配合力。 (二)杂交组合数和杂种群体大小 1.一般情况:组合多、杂种群体大,获得优良基因重组植株的机会多,但条件要高。 2.我国现状:多组合、小群体(F2代1000-5000株)。遗传差异和生态型差别大时5000-10000株。 三、杂种后代选择 (一)产量性状的选择 1.出穗期、株高、穗长、粒形和粒重等有较高的遗传率,可从F2起进行严格选择;分蘖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