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通识教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第33卷第3期
2010年5月
教学研究
ResearchinTeach
Vb1.33NO.3
Mav2010
大学通识教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付继林赵晓冬刘鸿宇王缘媛
(1.燕山大学外语学院;2.燕山大学政策与发展规划处,河北秦皇岛066004
3.中国环境干部管理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探讨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内涵,以及当前实施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以通识教育理论为基
础,分析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能力构成要素与制约因素;依据大学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我国高校通识教育
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模式与意义.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通识教育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
评价;指标体系
A【文章编号】1005—4634(2010)03?0029—03
我国近年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
计划》中指明,要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
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
发展目标是:教育规模要有较大扩展,要稳步提升
我国受高等教育学生的数量.2007年我国高等教
育的毛入学率已经接近23%.可见,我国高等教
育已经成功地步入了大众化阶段….在高等教育快
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所
难以避免的问题,比如:师生比的严重失调,扩招
后生源的多样化,以及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对
于这类问题,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采取积极有效的
应对措施.在高等教育领域内,越来越多的学者认
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实施大学通识教育是行之
有效的策略之一[2.
本文探讨高校通识教育的理论内涵,以及当前
背景下,加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在通识
教育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分析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能
力的构成要素与制约因素;提出测评我国高校通识
教育能力的指标体系模式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
意义.
1通识教育理论内涵以及加强我国大学通
识教育的必要性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这一概念是美
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1892年首次引入大学教
育.通识一词有两种理解,第一指融会贯通的
知识,第二指适用于所有人的知识.前者强调知
识间的相关性,指没有学科隔阂的知识;后者强
调知识的适用性,指没有文化隔阂的知识.哈佛
红皮书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富有社会责
任感的人与合格公民.通识教育强调四种能力的
培养,即有效思考的能力,清晰沟通的能力,适
切判断的能力,以及对多种价值的识别和选择能
力.总之,通识教育目标是,通过统整的知识学
习,培养完善的人格,促使个体更好地发挥潜力,
为社会生活服务.
通识教育的内涵特征包括以下重要方面:首
先,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观念,而且是和具体教育
形式相统~的产物;它既可作为教育理念,也可作
为教育内容,还可以是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
通识教育的三个层面;其次,通识教育的目标,层
次和维度,具有多向性,它们之间具有关联性和统
一
性;最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完全对立,
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辅相成啦.缺乏专业教育的
通识教育不会真正体现其价值,而缺乏通识教育的
专业教育前景堪忧.通识教育是后继学习和人格发
展的整合性教育.
正确理解通识教育,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首
先,通识教育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第
二,通识教育以广博的知识为内容基础,追求各类
知识间的融合和综合理解;第三,通识教育不排斥
专业教育;第四,通识教育内涵随时间和社会发展
不断充实,具有稳定性和发展性的双重属性,是一
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发展体.第五,通识教育以全体
【收稿日期]2010-05?06【基金项目]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重点课题(编号:200902041)
[作者简介]付继林(1974一),男,吉林镇赉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和英语教学:赵晓冬(1960一).男,辽宁沈
阳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和管理学.
3O教学研究2010
人类为对象,它反对一些形式的歧视和差别;最
后,通识教育建立于多元文化观上,通识教育可以
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有必要实施并强
化高校通识教育.具体理由如下:第一,加强大学
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空前规模.要巩固和
持续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实现高等教育的
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高等教育规模结构与质量效
益的协调发展.保障与提高高教质量是高等教育承
办主体永恒的价值追求….实施大学通识教育决策
的出发点正是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高校扩招后,
教育资源增长滞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教质
量.通识教育的展开,可以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
和人才培养模式三个层面上整合高校的现有资源,
为学生提供更多高质量的课程学习机会.通识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pdf VIP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8课《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精品课件(含视频).pptx
- 2025年党支部书记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中央八项规定专题党课讲稿(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看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docx VIP
- 3.3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件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pptx
- 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doc VIP
- 现代畜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畜牧业发展历程).ppt VIP
- 座便器检验报告.pdf
- 线上音乐特色作业说民乐-奏民乐设计.docx VIP
- QB∕T 5362-2019 玻璃器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可复制版).pdf
- TCESA 1177-2021 非结构化数据应用分级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