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色观后感剧评
01
以往的抗日神剧都直白又傻缺的让人不忍直视,把见多识广的观众当成了没见过猪跑的二愣子,这回终于有人想通了:同样是洗脑加宣传,可为什么美国大片大家就那么喜闻乐见呢?
导演是拍广告出生的,整部剧被拍的好像爱情MV一样赏心悦目,还有两点突破:一、是不再刻意拔高我党智商,贬低丑化其他党派和反派的智商。本来就应该这样么,对手若是太弱智了,不是反过来证明猪脚的智商水平线也不太高么?二、是淡化了生硬的政治宣传植入,洗脑的高阶手段是润物细无声,而不是简单又粗暴。虽然我党形象还是一贯的高大上,但是感觉更多的是被处理成类似符号的存在,虽然男主曾经说,他到是希望自己是共产党(意思他不是),但是直到影片结尾他去延安找女主,也都没有明确交代他是否加入了我党,不过根据之前的剧情,男主应该是回到同福里和他妈妈及女主过自己的小日子才对。
延安这段是亮点,同样意义模糊,你可以说导演美化了延安的形象,这确实是更接近于当时进步文青笔下常见的浪漫延安的形象,但你也可以说导演很聪明的弱化了政治的元素,而将其变为一种符号和背景,并且延续了整部剧的浪漫主义风格,将延安拍成了男女主角重逢的背景场所。
真希望以后的抗日神剧都能进化到这个水平线。
02
这一年对民国兴趣大增,适逢朋友安利《红色》,便点开看一看。
两位主人公的人设倒是很对我胃口。
一个是菜场会计(低配版特工这个不提),小市民,家中殷实,求一个岁月安稳型的宅男。
一个是留洋归来的中产阶级人家小姐,有文化有技术,性格也好。
这样的人,足够平凡,真实,且在当年民国的上海有很多,并不脱离实际。
但红色最吸引我的一点,还是近年时代剧中少见的上海风味,这些风味来自方言、居住环境、饮食、娱乐方式、人物的性格反应,都带着一种沪上腔调,外人觉得新鲜有趣。吴语区的人有种,我们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啊,你们才知道的兴奋难耐。
民国剧这几年并不少,许多人都爱把故事放在上海,写豪门,写恩怨,写爱国情怀,硝烟烽火,却独独忽略了时代性和地域性。
当时的人穿什么,吃什么,说什么,看什么戏,听什么曲,去哪里逛街,去哪里吃饭,甚至想些什么,全是很重要的细节,有了细节,才让故事变得可信,才让人变得真实,才让人有想看下去的欲望,想知道他们还会做什么,遇到什么。
这一点,红色无疑抓住了要点,十分努力的靠近着。
抗战期间,上海的租界是一个孤岛,却有着畸形的繁荣,保持着比战前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状态。
租界内,一切生活都在继续。舞厅营业,剧院挂牌,商店开门,饭店揽客。同福里这种居民区,理发店,裁缝店,鞋铺子,书铺也依旧在做生意的。要过日子,要消费,要吵架,要八卦,这就是小市民的状态,无需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去套他们,政府都撤退了,跑到西南去啦。但普通人还是要活着。
其实,比起三百年前的明末,这些江南人已经很幸运,他们有租界可躲,有西南可退,还有一定的交通便利,信息互通自由。
再说回红色,剧组用了很多江浙沪本地演员,也让他们尽量保持本色,说大量的方言台词,感觉发挥的很尽情,以料总,徐妈妈,老铁,老马,陆宝荣,小翠这些配角为首,带出了一种上海市民的鲜活气,金哥演员模仿的很好,语言天赋可嘉。
男1男2差一些,毕竟不是本地人,但把握住了一种腔调,就是我们平时用普通话说方言的语气,像好的呀,姆妈,一同,做人没意思,要好,蛮灵,杠头这些,说出来很有趣,再加上所谓吴语特有的绵软,让反面人物都变得可爱活泼起来。
天兴评弹也是一种地域特色的设定,虽然目前只听到珍珠塔,玉蜻蜓,天兴书场,其实是个茶馆性质的公共场所,也是当时民众休闲,聊天,获得社会信息的所在。其实我还觉得男女主人公约会的方式过于单调了,除了听评弹,他们还能去看话剧,电影,京剧,越剧的,那都是在租界内存在的娱乐方式,评弹代表了一种旧式的古典味道,但民国的有趣之处是新旧交汇,中西融合,况且男女主都出国学习过,接受过外国文化熏陶的。他们真的不去看看莎士比亚吗?
这一点,剧组真是还有待改进,至于红宝石,大三元,仙乐斯,霞飞路,也是为了表现一种旧上海风味的,大三元的菜每次都不错,松鼠鳜鱼必点。我都馋死了。
红色已经算是鹤立鸡群吧。在表现时代风物上,还算不错,但依然显得重复单调,如果我是剧务,我会让他们去逛上海的古迹,城隍庙,豫园,去商店买高档的进口化妆品,男女洋装,甚至小翠的书店,都有每日的报纸,杂志(良友,玲珑,life这些),还有去照相馆拍照(主人公家中墙壁上很多照片的)。
这些都是当时的生活细节,剧组可以做的更好,以及请给早餐油条配酱油醋,大饼,生煎包子,粢饭团和豆浆。每次都是干咽
民国是个距离我们很近的时代,有大量的文字,照片,服装实物和回忆记录,要去还原再现,困难不大的,只要用心。
如果时代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