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端电网低频低压自动减负荷控制新判据的研究.pdf

受端电网低频低压自动减负荷控制新判据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硕士论文 受端系统内动态无功储备不足,而大量无功功率又不可能通过联络线 传输;电容性无功补偿装置在电压紧急情况下,无功出力反而以电压 平方级下降; 近年来受端系统广泛采用高压直流线路与外部主网相连,其换流器需 要消耗大量的无功功率(约占直流传输功率的50%),而且直流落点相 对集中,一旦交流系统故障将对受端电压稳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动态特性的感应电动机和空调类民用负荷 所占比重逐渐增大,而这类负荷在电压下降时会吸收更多的无功功率 而促使电压崩溃。 国内外多次的电力事故表明,受端系统承受多重故障的能力与全网性大停 电密切相关。倘若受端系统外送通道上电源过分集中,一旦重要的联络线发生 故障而失去较大的传输能力时,将会造成巨大的潮流转移,极易导致其余通道 的输电线路严重过载而相继断开,负荷中心因丧失大量外供电源而引发系统崩 溃,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因此,深入研究受端系统的具体特性,特别是针对 其受电比例、负荷特性变化及联络线分布等特点,分析极端严重故障下该系统 的稳定性,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对于改善系统抵御大停电事故的能力,确保 受端系统安全供电及整个互联电网稳定具有重大经济意义与社会影响。 1.2研究受端电网低频低压减负荷控制新判据的必要性 为保证受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确保一次系统建立合理的电网结构、 配备完善的电力设施以及安排合理的运行方式的基础上,二次系统应配备性能 完善的继电保护和适当的安全稳定控制措施,组成一个完备的防御系统,也就 是通常所谓的“三道防线”15J。 三道防线是我国老一辈电力工作者对电力技术的重大贡献。图l-l解析了 其概念,其中虚线框内表示参数空间;实线框表示与故障集对应的稳定域。根 据电力系统遭受不同程度的扰动后的动态行为,将控制手段分为三个不同等级 来防御大停电事故:第一道防线是在下一个潜在故障发生前采取预防性措施将 工作点移向稳定域或在故障发生后有选择的快速切除故障支路;第二道防线是 通过相应判据识别出故障地点和故障类型后,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广域的紧急控 制措施来改变稳定域,增加系统的稳定性;一旦监测到系统失步或母线长期低 2 第一章引言 频或低压等违反安全规程的动态行为则通过第三道防线的失步解列,低频减负 荷(UFLS)和低压减负荷(U、,LS)控制措施来阻止停电范围的扩大。正是由 于重视了三道防线,特别是应用紧急控制和校正控制,在必要时用牺牲局部来 保全整体,相当薄弱的我国电网却没有发生过北美“8 14那样的大停电。 校芘控■ ,-itt【.=F —一7l i朔严 澈瘁, 1{ l一。{ |宣i 严重 磺 I 段哮 .1一j ·—。_!~一 l 。 …一 一般 紧急垂倒 } 敝摩 耐后的稳定域l 图1-1三道防线诠释图 低频低压减负荷(UFLS刖VLS)控制作为保障系统安全的第三道防线,是 防止系统在极端严重故障情况下发生频率或电压崩溃最有效的措施。在电力市 场环境下,电网运行不可能留有很大的旋转备用,一旦发生严重事故,这种措 施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尤其是UFLS,作为最普遍的反功率缺额事故的有 效措施,在世界各国电网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目前的UFLS装置在配置和 整定时均采用简单的低阶系统频率响应模型,难以反映实际系统的频率动态特 性和不同节点对频率偏差极限要求的差异;而且,各轮动作启动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