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号观后感精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集结号观后感精选 01 一开始看集结号的时候,我也愤懑于一连的军人死于看不见的人民、死于政党领导人的理想。替他们感到不平,感动于谷子地为战友追回烈士名号的执拗。 但细想,这部电影却主要以冯小刚擅长的方式,展现了谷子地这一角色的拧巴。烈士的陵墓,从来不是为烈士立的,却是为活着的人立的。人死的再壮烈,陵墓建的再壮观,死人和陵墓也不曾有任何交集。只有活着的人能看到墓碑上写着“烈士”两个字。电影全片,只有谷子地一人,想要这个烈士陵墓,想要这个47烈士勋章。他为了这个烈士陵墓,可以在县委办公室拍桌子甩椅子,可以在矿上不眠不休,两手鲜血的挖掘。这个烈士陵墓寄托着谷子地对于那场阻击战役所有的感情:对不吹集结号的团长的憎恨,对战友牺牲的惋惜,对新来指导员的愧疚,以及对于自己当年那份抛头颅洒热血的祭奠。好比郑成功非要用清水洗刷他那被奸污的母亲的尸体不可,谷子地也非得要用这个烈士陵墓,洗刷自己留在当年阻击战壕上的灵魂。 最后他得到了这个烈士陵墓,他得到了鸣枪鞠躬的敬礼。全片的拧巴,结束了。 02 残酷的战争见出真实的人性。 永远不会吹响的集结号。顶上去就没打算让他们下来的阻击战。冲锋时尿了的政委硬着脖子说没听见集结号吹响。 “再不撤就都打光了”。谷子地曾让手下的兄弟们竖起耳朵听着集结号。但始终没听见集结号吹响,谷子地始终没撤。 “没听见集结号,你就是打剩下最后一人,你也得给我接着打下去”。 团长后来“还”了。在执行阻击任务时,通讯设备被打坏,无法接到撤退命令,团长硬是不撤,算“还”了当年的谷子地。 700斤小米与200斤小米以及谷子地的被审查,是电影对当时政府的质问。 烈士,700斤小米;失踪,200斤小米。失踪有可能是被俘投敌、逃跑,也有可能是为国牺牲成了无名烈士。 谷子地与政委王金存妻子脚下正是一片无名烈士墓,他们为国牺牲洒了热血,在这里他们是烈士,但在他们家乡他们只能算是“失踪”,家人只能领到200斤小米。 谷子地手下47位兄弟是烈士,为国牺牲洒了热血。但谷子地知道他们家人也只能领到200斤小米。 这不公平! 复员后的谷子地双目几乎不能视物,对任何人都构不成威胁。 谷子地被审查时越说越生气,越说越生气,摔出一把椅子,直飞对面 也不知道谷子地摔的是谁? 天可怜见!谷子地手下47位“失踪”兄弟的遗骸终于被发现。他们终于恢复了应有的烈士身份,享有了早该属于他们的荣誉,他们家里也终于领到了本就该是700斤的小米。 不知道有没有给其他无名烈士的家人们补发500斤小米? 集结号终于吹响! 03 我可能是最早看集结号最晚写评论的那个人。一年进不了两次影院的我,今年破例看了两部贺岁大片。其中集结号是自费,首映那天冲着深圳保利影院17米超大屏幕去的。投名状是公费,元旦那天跟几个同事一起看的。就观感来说,集结号很不错,除了震撼还有一份感动。投名状有些做作,同事也说不好看。同样是战争题材,同样是血腥暴力,集结号体现了尊重个体生命的平民视点,投名状体现的是一将成名万骨枯的帝王哲学。 网上对集结号的批评主要来自海报宣传语“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崔卫平认为这是刻意抹杀意识形态,我个人觉得这是误解。因为编剧刘恒说了,“第一,我们不讨论战争有没有意义;第二,我们不讨论牺牲有没有价值。我就写一个故事:英雄受了委屈。惟有这条路才能让电影和观众见面。”出于电影审查方面的考虑,冯小刚根本就没打算讨论意识形态,他想说的是个体生命的尊严。这其实是人性层面的东西。 南方周末的封面报道里说,冯小刚最初有“巴顿情结”,所以《甲方乙方》才有了戏拟的片段。但现在,冯小刚认为像巴顿这样的大人物是疯子,是战争狂人,他不打仗就难受。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在美国纽约试映时冯小刚就看了:“看完电影,我开始对战争特别厌恶,因为那部片子拍出了人在战争面前的脆弱和恐惧。”“我希望我能够把逼真感模仿过来。在战争面前,恐惧和懦弱才是人的常态;对战争有恐惧的人能为别人做出牺牲,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自己的战争观变了,冯小刚评价战争片的角度也变了:“中国的战争片剧本多少年没有变化,就连《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士兵突击》也是强调英雄、集体主义的,石光荣、李云龙和巴顿一样,其实都是战争狂人,他们喜欢战场,喜欢战争,他们都是好战分子,可以说,他们是用他人的生命成就自己。无非是它的人物生动化了,不像以前那样高大全脸谱化,但人物的塑造方式还是老式的,英雄总是打不死的,英雄总是能完成任务,英雄总是超人。” 集结号的意义正在于此。之前的国内战争片分为两类,一类是模仿《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比如三大战役系列,主角都是大人物,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绝大多数镜头对准了他们,只要一声令下,士兵们便冲锋陷阵,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