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谁动了我的文化奶酪.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功夫熊猫》:谁动了我的文化奶酪? 2011-06-19(Interview: /106548/blog/6139708/ ) 采访者 :《解放日报》记者/龚丹韵 (以下简称“解” ) 受访者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石川(以下简称“石” ) 受访日 :2011年6月11 日 请将下列问题与后面的回答配对: A. 好莱坞电影的冲击确实存在,欧洲有些国家也采取一定的 文化保护政策。那么,全球化是否会挤压掉民族文化的生 存空间? B. 最近网上关于《功夫熊猫2 》有很多讨论,您觉得这部片子 算不算文化侵略? C. 但是国外的文化作品,确实会对我们的价值观产生触动。 也因为年轻人的审美口味被拔高,更是越发对国产片看不 上眼。开放的环境下,如何才能催发本土文化更好地成 长? D. 可有意思的是,该片据说在美国票房平平,观众的反应也 很一般,想不到在中国却是一片赞扬。您觉得为何会有这 种反差呢? IB Unit: Cultural Globalization HL Kung Fu Panda 2 Interview 解1 : 石1 : 网上的讨论我看过一些,不多。按照赵半狄的说法,《功 夫熊猫》是拿中国瓶装美国酒。但在全球化时代,尤其在 大众文化领域,这种现象很普遍,你也很难区分什么是美 国的,什么是中国的。《功夫熊猫》的制作团队本身就具 有跨国性,里面包括很多华裔、亚裔、拉丁裔,包含不同 文化背景的介入。第一部里有场抢包子的戏,我们在很多 香港动作片里都能看到。这些招式美国人是绝想不到的, 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文化经验。理论上把这种现象称为 “全球本土化”,就如同iPhone手机,美国的技术、设 计、品牌、中国的加工制造,全球性的营销和市场,你说 它是美国的,还中国的?好像没法这么说。因为全球化时 代的文化消费品,都具有跨地性、跨文化性特征。像《哈 利波特》《指环王》这类电影,故事创意、投资、主创团 队、自然和人文景观分别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剧情内容 往往也是多元文化和创意的融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很难再用传统的国家、地域、种族的概念来解读,尤其不 能用那种二元对立的思维,非要分清这是你的,那是我 的,这种逻辑恐怕很难成立。熊猫始终是一种中国或者说 华语文化符号。并不会因为被好莱坞生产制造就变成了美 国符号,正如iPhone手机不会因为在中国制造就变成中国 品牌一样。这跟文化侵略不是一个概念。 解2 : 石2 : 我觉得中国人喜欢这部片子,是因为他们在影片中看到了 自己。武术、庙宇、街市、竹林这些视觉元素,很容易让 中国人产生认同感。它们对美国人反而成了一种异域风 情。因为片子的目标市场不单是美国本土,更是全球市 场,尤其是亚洲市场。它的制作团队中吸纳了大量华裔、 亚裔参与,借助他们的东方文化经验,让故事更好看。这 恰恰印证了好莱坞全球营销的强大。现在人们争议的是, 熊猫作为一种中国符号,在中国自己的文化产品中却始终 IB Unit: Cultural Globalization HL Kung Fu Panda 2 Interview 是僵化的、单一的、保守的。或许有点小可爱,有点憨态 可掬,很能体现传统中国人圆融中庸的文化人格。而《功 夫熊猫》却为熊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尤其是那种夸张 的喜剧感,完全颠覆了熊猫形象的传统特质。故事中的熊 猫阿宝在第二集解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这个故事本身就 是关于自我身份的塑造和认同,既涉及个人成长、奋斗、 勇气、成功这样现代性的价值观,也包含亲情、父子、师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