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诊法医学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瘦舌 舌瘦薄绛干: 热盛伤阴 阴虚火旺。 舌瘦瘪淡红而嫩: 心脾 两虚 气血不足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五、望舌 芒刺:主热证 舌尖—心火亢盛 舌中—胃肠热甚 舌边—肝胆火盛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五、望舌 齿印:主脾虚湿盛 舌质淡嫩,边有齿痕,多为脾虚; 舌体胖大,舌质淡白,苔白湿润而有齿痕,常为阳气虚弱,水湿内停。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五、望舌 2.舌苔 苔色:白、黄、灰、黑 苔质:厚薄、腐腻、润燥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五、望舌 (1)苔质 薄苔:主表证, 疾病轻浅 厚苔:主里证, 外邪入里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五、望舌 润燥苔 润苔:津液未伤 燥苔—津液亏耗、 热盛伤津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五、望舌 腐腻苔 腻苔—主湿浊、痰饮、湿温 腐苔—主食积胃肠, 痰浊内蕴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五、望舌 (2)苔色: 白苔:主表证,寒证 ◎苔薄白为病邪在表; ◎苔白而厚,主湿浊内盛,或 寒湿痰饮; ◎苔白滑黏腻多主痰湿; ◎若舌苔白如积粉,舌质红赤, 则主湿遏热伏,或瘟疫初起; ◎苔白厚燥裂,可见于湿温病邪热炽盛,暴伤津液。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五、望舌 黄苔:主热证 薄黄苔常为风热在表; 苔黄黏腻,为湿热或痰热食滞; 焦黄干裂或有芒剌,为里热盛极,耗伤气阴。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五、望舌 灰黑苔:主里热、里寒之重证 苔灰黑湿润多津,多由白苔转化而成,为寒湿.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五、望舌 苔灰黑干燥无津液,多由黄苔转化而成,为火热证候.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五、望舌 望舌的意义 ?判断正气的盛 ?分辨病位深浅 ?区别病邪性质 ?推断病情进退 舌质 正气 舌苔 邪气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第二节 闻 诊 返回目录 一、听声音 1.声音 实证、热证—声音重浊而粗、高亢洪亮、 烦躁多言 虚证、寒证—声音轻清,细小低弱,静默懒言 新病—声音重浊、嘶哑 久病—声音轻清、体弱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2.语言 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语意数变,声音高亢。 热扰心神 郑语—神志不清,声音细微,语多重复,时断时续。 心气大伤,精神错乱 独语—神志不清,喃喃自语,喋喋不休,逢人则止。 心气不足,痰气郁结 狂言—精神错乱,语无伦次,不避亲疏。痰火扰心 言謇—舌强语謇,言语不清。中风证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一、听声音 ⒊ 呼吸 呼吸声高气粗而促,多为实证和热证; 呼吸声低气微而慢,多为虚证和寒证。 喘: 实—病邪壅塞肺气 虚—肾虚不纳气或肺气虚衰。 哮:有冷热之别。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一、听声音 ⒋ 咳嗽 暴咳声哑为肺实;咳声低弱而少气,或久咳音哑,多为虚证。 外感病多咳声重浊; 小儿咳嗽阵发,连声不绝,终止时作鹭鸶叫声,为百日咳; 小儿咳声嘶哑,如犬吠,可见于白喉。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一、听声音 ⒌ 呕吐 虚证或寒证,呕吐来势徐缓,呕声低微无力; 实证或热证,呕吐来势较猛,响亮有力。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一、听声音 ⒍ 呃逆 虚寒者,呃声低沉而长,气弱无力; 实热者,呃声频发,高亢而短,响而有力; 新病呃逆,声响有力,多因邪客于胃; 久病呃逆不绝,声低气怯,多为胃气衰败征兆。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1.口气 2.汗气 3.痰涕气味 4.二便气味 5.经带气味 6.病室气味 一般而言,各种排泄物与分泌物,凡有恶臭者多属实证、热证;凡带腥味者多属虚证、寒证。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第三节 问诊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返回目录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问经带产,迟促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麻痘惊疳全占验。 返回目录 返回本节 第三节 问诊 一、问寒热 寒—恶寒和畏寒。 恶寒:自觉怕冷,虽加衣被或近火取暖, 仍觉寒冷者。 畏寒:久病体弱怕冷,但加衣被或近火取 暖,可以缓解者。 热—实热和虚热。 实热:机体受外邪侵袭,体温升高者。 虚热:患者阴阳、气血不足引起发热,

文档评论(0)

日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